專家觀點:創新賦能,與“光”同行。
當前,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我國光伏產業進入新一輪調整,技術迭代加速,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近年來,先進光伏與新型儲能產業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優勢、完整產業體系的供給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推動行業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自主可控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 中國產業鏈最完整,國際競爭力最強。“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世江說。
然而,產業鏈上下游波動不合理,結構性產能過剩的警鐘頻頻響起,光伏產業、新型儲能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通過創新賦能行業,是行業內不可迴避的話題。
目前,我國在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我們仍在繼續開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因為兩者具有不同的稟賦,可以相互補充和結合,通過串聯技術實現晶體矽電池的重大公升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徐繼賢表示,疊層電池技術可以將晶體矽電池的效率極限從29%提高到40%以上,“如果能在現有晶矽生產線上增加裝置,打造效率大於30%的晶矽疊層電池, 很有可能實現下一代晶體矽光伏的重大公升級。 ”
作為新興產業,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的公升級換代,需要新技術的賦能,淘汰落後的產能。 “在光伏和新儲能潛在市場和技術進步的帶動下,產能快速上公升,下行趨勢開始加大企業經營壓力,一些配套薄弱環節也開始顯現。 王世江認為,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和先進生產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 此外,光伏和新儲能製造業的數位化和綠色化轉型也至關重要,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打磨行業綠色發展的底色,滿足“低碳”轉型發展的需要。
王世江建議,要支援企業加強創新,支援異質結等新型電池降本增效,打造現代新型儲能產業體系,推動數位化、綠色化轉型。 同時,培育新模式、新業態,也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產品的供應和擴張,研究綠色、日益廉價的光伏發電對工業、能源等領域的影響。
此外,徐繼賢還認為,要加強對光伏產業基礎研究和中試中試中間階段、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中間地帶的支援,推動在高校建立以產業化為導向的過渡平台或創新合作機制,幫助科研人員從產業需求中發現關鍵科學問題,提供支援工業化。(記者徐浩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