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曹各庄村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就醫保問題發表了威脅性言論。 據澎湃新聞報道,該工作人員在村民資訊群發文,聲稱醫保繳費期限臨近,並藉口“如果父母雙方都不交醫保,孩子怎麼能上公務員和職業......”。這些言論威脅村民支付醫療保險。
對此,該工作人員承認確實有這段聊天記錄,但否認是他自己傳送的。 “我沒有寄出它,我不可能寄出它。 我的微信是在村委會的電腦上註冊的,是公開的,是別人用我的微信發的,但不知道是誰,村委會不監控,我問了一句,說沒有。 後續調查顯示,發表言論的人其實是村里的一名外聘會計師。
最終,此事以河北省保定市義縣南城寺鄉人民對外聘會計師的批評和教育而告終。 但是,將所有錯誤歸咎於“未經培訓”和“不太了解”的外部會計師,這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嗎?顯然不是。
首先,“外部招聘”不是逃避所有責任的藉口。 近年來,很多單位一出現問題就把責任推給“外部”人員,似乎可以和他們劃清界限,可以告訴大家:“外部用人不屬於我們內部人員,他犯的錯誤與我們無關。 “但是你不是僱傭了外部員工嗎?在職期間培訓和管理外部人員不是由您來決定嗎?因此,本案中的外聘會計師可能確實缺乏相關的培訓和了解,但村委會作為管理者,只是將責任推給外聘會計師,只是表面上處理問題,應該承擔應有的管理責任。
其次,這一事件暴露了村委會管理機制的漏洞。 一是缺乏對計算機和帳戶的嚴格管理。 誠然,會計人員通常無法獲得機密資訊,但他們負責村里的財務記錄、預算管理、成本核算、報告編制和申報等重要任務,因此應管理公共計算機,以確保只有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登入和使用它們。 其次,缺乏監測和可追溯機制。 村委會作為管理機構,應當配備監控裝置,對工作場所的活動進行監控。 如果有監控,以後就找不到內容發布者的問題了。
此外,該事件也凸顯了村委會在醫保政策宣傳講解方面的不足。 據介紹,起初,村民們對醫保的繳納有疑問,但經過解釋,大部分村民都明白醫保是自願的,自願繳納醫保。 由此可見,即使沒有必要威脅和認真普及醫保政策的性質,每個人都願意為自己買乙份保障。 很明顯,勸說大家交醫保是出於好意,但不恰當的言辭卻讓善意成為壞事。 以此為參考,有關部門和村委會應加強政策的宣傳和解讀,讓村民更加清楚地了解政策的含義和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一些基層單位遇到問題時,不能簡單地把問題推給外部人員,而要深入思考管理層面的問題。 只有規範和完善村委會工作機制,才能提高村一級的治理水平,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