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家棟,張光楷編輯)。
12月25日,長安汽車宣布,公司已與贛鋒鋰業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長安汽車及其關聯公司擬與贛鋒鋰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將按照“平等持股、高效運營”的原則,以下一代汽車動力電池(半)固態電池研發合作為基礎,加快推進(半)固態電池研發專案和製造產業化專案, 將合作延伸至上游鋰礦資源、鋰鹽深加工、電池材料、中游電池製造及下游廢舊電池綜合利用,推進電池產業全鏈條戰略合作。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不僅關係到整車的續航效能,也直接關係到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
從成本來看,電池系統是新能源汽車最昂貴的部件,動力電池的成本約佔汽車總成本的40%-60%。 2024年,在鋰價接近瘋狂的時候,不少車企高管直言:“車企在為電池企幹活。 ”
為了將新能源汽車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了自研電池的行列。 其中,自2024年起提出新能源“香格里拉”戰略的長安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從深藍汽車的前身“長安新能源”開始,長安汽車不斷積累動力電池自主研發技術。 2018-2024年,長安新能源通過動力電池多個技術領域的技術攻關,獲得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重慶市頒發的多項技術獎項。
2024年,長安汽車正式更名為深藍汽車後,將進一步加快動力電池自主研發的步伐。 截至今年9月,深藍汽車共申請專利2764件,其中動力電池相關專利597件。
今年11月,神藍首款自主研發的超級4C快充電芯Pre-A樣機下線,通過奈米負極正負極材料、超解離快充裂解液、低阻抗電極片結構、介面鋰枝晶抑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可實現8min的30-80%SOC充電時間,打造了深藍汽車獨有的超快充技術。
當然,長安汽車並沒有就此止步,在同月的廣州車展上,長安汽車發布了集團新電池計畫,計畫圍繞“安全、節能、環保”三大主題,通過技術、產品、系統三大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持續加強全過程碳管理, 新能源汽車全生命週期及全產業鏈。
整個11月,長安汽車在落地結果發布不到兩周的時間裡,正式發布了電池品牌“金鐘罐”,即時代長安動力電池(以下簡稱時代長安)的首款電芯產品,標誌著長安在動力電池賽道上已經全面加速。
時代長安作為由長安汽車、深藍汽車、寧德時代三巨頭共同出資的科技型製造企業,集聚了動力電池、新興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研發、製造和銷售的全方位業務能力。
從此次合資的股東角度看,時代長安不僅吸收了“寧王”在電池製造技術方面的know-how,還擁有長安系統嚴格的生產標準和成熟的生產體系,還擁有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黑馬”深藍品牌,提供市場支撐。
此次涵蓋“技術、產品、系統”的合作,不僅印證了長安汽車動力電池布局理念,也彰顯了長安汽車以“能源”為主線實現全產業鏈價值最大化的可能性。
近日,在長安汽車投資者大會上,長安汽車再次明確了電池技術的創新與提公升,計畫通過優化提公升能量補能效率、本質安全、全溫全場景應用等方式,提供新的領先技術解決方案。 在產品布局方面,公司到2024年將推出8款自主研發的液態、半固態、固態電池電芯,產能50-80GWh。
眾多技術路線,意味著長安汽車未來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上的“雄心壯志”,但同時也意味著長安汽車需要更多像“寧王”這樣的行業頂尖合作夥伴。
隨著長安汽車與贛鋒鋰業的正式合作,無疑將是長安汽車2024年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最後一枚重磅炸彈。
作為素有“鋰王”之稱的中國龍頭鋰礦,贛鋒鋰業貫穿於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鋰金屬冶煉、下游鋰電池製造、廢舊電池綜合利用等價值鏈各重要環節。
近幾個月來,面對動力電池的技術“內捲化”,前期的技術布局讓贛鋒鋰業在固態電池的競爭中贏得了先機。 從2024年固態電池研發中心的成立,到今年7月“贛鋒新型鋰電池科技產業園及先進電池研究院專案”的正式啟動,“鋰王”對固態電池技術的積累和推廣,無疑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原因。
在長安汽車看來,繼“寧望”之後,將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資源,加速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為長安金中昊電池品牌規劃提供持續推進。
另一方面,先進的技術也需要有配套的整車產品,這在時代有長安的先例,長安汽車和贛鋒鋰業合作後的技術落地也是有可追溯的。
作為長安集團研發體系中在動力電池領域擁有深厚技術積累的深藍品牌,不僅具備快速落地新電池的能力,還具備快速提公升銷量和市場認知度的能力,使其成為承載本次合作備忘錄中提及的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最有潛力的品牌。
今年1-10月,剛剛成立兩年的深藍汽車累計銷量達10輛60,000臺。 其中,6月正式上市的深藍S7累計交付量已突破5萬台。 不難預見,在長安與“雙王”的深化合作下,深藍搭載超強增程技術的產品也將走得更遠。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長安汽車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動力電池領域加強自身研究的車企,擁有自主動力電池品牌的比亞迪和長城,以及今年以來也加大了對動力電池投入的廣汽埃安、吉利等。 未來幾年,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紅海”格局將進一步公升溫。
本文為 Observer.com 獨家稿件,不得擅自使用,也不得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