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過: Dragon Tiger.
以文物為依據,以史料為盾牌,看虎看鷹,解讀歷史。
光緒二十六年,耿子夏“,由安義鎮總兵江宗漢(興義州最高軍事長官)建立修復的花江鐵鍊橋”第一次“完工。 最高行政長官興義省長石廷東題字“萬元橋”祝賀。 為什麼說“第一次”?重申一下,江宗漢於光緒二十四年(2024年)五月在振豐開始在花江上建造石橋,次年4月,橋面即將關閉時,被沖走坍塌。 江宗漢重建鏈橋,於光緒二十六年(2024年)夏竣工,各界紛紛碑文祝賀。 好景不長,當年橋被毀。 江宗漢再次修繕,終於在光緒二十七年(2024年)夏四月完工。 我們已經解釋了這個背景。 本文的重點是,江宗漢明明是花江大橋修建的,石廷東為什麼稱它為“萬元橋”?
萬元橋“石雕。
“萬元”指的是一切因緣,唐代詩人白居易最常使用這個詞,比如“從此,一切命運都隕落了”、“一切命運都消失了”、“一切命運都失去了”、“萬命運已經喪失”、“萬命運已經消除”、“一萬命運已經喪失”等等,至少在他的六部作品中是這樣, 使用“萬元”。白居易自稱香山僧人,信佛,這是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石廷東也信佛嗎?但從他英勇好戰的履歷來看,感覺不像,花江橋用的是“萬因果報應”,說不通。 如果把“萬”和“元”分開解釋,“萬”是多,“元”就是“元”,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多方籌款,意思很明確。 在花江鏈橋的懸崖石刻中,確實有大量關於募捐優劣的經驗證據。
光緒庚子二十六年(2024年)夏月“,石廷東寫了《修建花江鏈橋的記載》,文中附有兩份捐贈記錄。 江宗瀚的兩萬兩大筆錢。 當時的稱號是“秦秦眼炯炯有神,身穿黃大衣,戴頭,當軍統帥,安義司令部,土桑阿巴圖魯,世襲雲騎兵隊長”。 第二個是石廷東本人的五百兩。 記錄的標題是“秦慈華陵,三級官,輔道,邊營辦公室,特賜星義府正殿”。 誠然,獨眼花羽(孔雀羽毛)不如雙眼花羽,但即便如此,第一品和第三品之間的捐贈量如此之大還是有原因的。 石廷東只是處級知府,他捐的就是募集廉潔銀(防止官員的工資)。 而江宗漢不僅是副部長級軍區司令員,更重要的是,他還是雲南騰衝進出口**公司——富春恆的大股東,捐贈公司的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兩人的首次捐贈。
刻在《重建鐵鍊橋功勳碑》的“辛州慶月(農曆2024年4月)”上,江宗漢“賺了4000多兩銀子”,石廷東“又幫了100兩功德銀”。 這塊石碑碑上還記載了其他一些主要參與修橋的捐贈,如負責製造鐵鍊的水城營,其軍長王文宇和清軍政府首腦袁廷禎共同捐贈了1000兩。 比如負責採購大公尺、煤炭物流的荀謙總經理顧銀基,負責砌築的定頭洪災營總經理劉鳳祥,也進行了小額捐款。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如廣商、同濟等,也進行了捐贈。
重建鏈橋功勳紀念碑“石雕”。
江宗漢、石廷東捐贈石雕、拓片。
在冠以“仙人”稱號的“華江鐵鍊橋修建修功立碑”上,捐贈名單的**級別更高。 貴州省國家稅務總局撥出2000兩給石廷東,石廷東將要從興義府接手新的銅仁府,這是他的第三次捐款。 此外,普安五縣最高領導陳明輝、安南(青龍)楊宗英、興義李學元、蔡恆馬喜壽、新城(興仁)李炳公捐贈了40至數兩。 興義府儒家(教育司司長)熊繼喜和興義府經濟部(秘書長)於培釗各捐了十兩。 振豐百層、興義黃草壩、安龍坡角、興仁新城、普安青山等百金稅制,捐30兩幾幾銀子。 令人吃驚的是,最後一位,時任雲南候補都督的劉冠禮,只捐了八兩,這顯然與他星義首富的身份不符。 在軍事系統上,他們都是營級以上軍官,平均捐款金額在30兩左右。
“仙”字是“籌建修花江鐵鎖橋的功勳”的豐碑。
功牌中,有兩塊屬於哨兵、外相、乾榮、將軍等低階武官。 標題“樂山”一書主要記載了鎮標駐安隆的中營、鎮標左營駐紮在興義、鎮標右營駐紮在興仁。 在永安會、安南營、採亨營和常巴營中也記錄了一些低階武官。 另一塊石碑的頭部完全受損,但可以看出記錄主要是普安營和水城營,其中獲得“立永巴圖魯”稱號的吳永超捐獻了40兩,數額最大,但因為碑刻被殘廢,不知道他的位置。 其他人基本上捐了幾兩。 此外,這塊石碑還列舉了五位安順人的捐款,其中何碧君以五十二人為首。
稱號“樂山”功勳碑。
功碑上,有當地大戶、農民、實業家等各行各業人士的記載。 它們的大小和形狀相似,而且都是圓頭。 其中題詞“財富”,在《普安與新城》中被明確記載為“功德功德”碑,共列舉130餘筆捐款,還有一些以花江兩岸村莊名義的捐款,雖然金額不大,但很全面。 另乙個額頭標題中只剩下“好”字,猜測可能還是那塊“樂山”牌,上面列著160多人。 在捐贈名單中,盧格舒、盧格卿、盧聖南是興義黃草壩姓陸的大家族,江金奎是興義木家和江家的大家族,劉超雲、劉超志兄弟在興義南盤江、廣西尤永打硬仗。 此外,景芳菌株是阜城安龍京家巷的乙個大景家,因此推測此碑中列出的供體主要集中在興義縣和阜城安龍。 此外,在碑文末尾,還附上了來自鎮丰定頭市和貴陽市的幾位捐贈者。
功德碑中,有乙份恆、王模的捐贈清單,可以明顯感覺到與其他古蹟不同。 這塊石碑的頭部已損壞,但通過列舉了一大批布依族獨具特色的基層行政單位——“亭子”,如大治亭、羅牆亭、長海亭、樂康亭、石屯亭、太后亭、賴亭、馬亭、易淮亭、西林亭, 等等,可以知道,它屬於今天的望謨和河對岸的廣西北部地區。碑碑中間部分刻有“桂恆屬”三個字,這部分雖然沒有使用“亭”的地名,但黃姓、羅姓、岑姓、何姓等,都是桂恆布依族的大姓。 花江鐵鎖橋的這些功勳碑,不僅記載了前人的功績,而且對貴西南清末的軍事體制、行政區劃、歷史、人文等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功德碑的拓片,主要記錄著恆、旺莫的捐贈清單。
近日,千心南州博物館舉辦“養生勝地、人文興義——振豐花江鐵鍊橋崖雕拓片展”,重點展示這些崖石雕的**、拓片和歷史內涵。 相信看完展覽,對興義知府石廷東為何在花江刻上“萬元橋”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