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網財經1月1日訊(記者李春暉)只有摸底,才能找到正確的出路,開啟對方。 大年初一,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正式啟動,我國二、三產業迎來“全面體檢”。
五年的“集中盤點”。
經濟普查是國情國力的重大調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一起,構成了我國“三大定期全國人口普查”。
根據規定,經濟普查每五年進行一次,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我國第二、三產業發展的規模、分布和效益,摸清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把握國民經濟中各產業之間的經濟聯絡。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標準時間點為2024年12月31日,普查期間資料為2024年度資料,2024年1月1日正式啟動現場登記。
通過普查,可以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為加強和改進巨集觀經濟治理、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資訊支撐。
只有找出底部,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總監龐明告訴中國網財經,經濟普查可以全面了解當前經濟執行和社會發展情況,更好地為形勢判斷、科學決策和規劃提供依據,更好地實現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發展目標。
據悉,經濟普查採用普查員採集普查資料、普查物件獨立填報、部門報送資料獲取普查物件資料相結合的方式,減少資料採集中的人為干擾。
為確保普查登記工作高效開展,統計部門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組織全國約210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積極推進普查區域劃分製圖、“地毯式”戶盤、疑漏排查、資料審核驗收等工作,全面完成單位盤點工作,形成統一完整的普查目錄。 為普查登記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首次以綜合方式開展了投入產出調查。
與前四次普查相比,本次普查最大的變化是首次以綜合方式開展投入產出普查。
投入產出調查是系統地反映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經濟聯絡的大規模調查,每年進行一次,迄今已成功實施七次。
為什麼要協調這兩項調查?據國家統計局介紹,經濟普查和投入產出調查雖然目的不同,但組織過程相似,調查物件和調查內容存在重疊。
2024年下半年,國家統計局在山西等6個地區組織開展專項試點,論證協同開展兩項調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試點結果表明,在經濟普查年開展投入產出調查利大於弊。 首先,調查時間的統一可以更全面、更系統地收集基層資料,有利於提高統計調查資料的協調性。 二是對調查任務進行統籌安排,可杜絕重複調查內容,整合重複環節,有利於優化調查專案,減輕基層工作負擔。 三是統籌調查結果,有利於實現經濟總量和結構性資料較好銜接。 因此,國家統計局決定將投入產出調查納入經濟普查的總體組織實施工作。
龐明表示,經濟普查年度投入產出調查統籌規劃,有利於優化調查過程,整合調查內容,精簡調查物件,節省調查時間,減輕調查負擔,更好地協調統籌,將總體分析與結構分析、縱橫比較、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從而從盡可能豐富、準確的角度來審視和判斷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特徵和總體情況。
譯本。 搜尋。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