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應注意消費板塊的“反巨集觀”屬性

Mondo 財經 更新 2024-01-29

特別邀請 |鄭臻

上週是巨集觀經濟資料和政策的視窗期,當周交易時段公布的11月進出口資料相對平穩,市場在沒有短期指引的情況下回歸中長期主題和主要交易預期。

消費類股票機會已從軌道式轉變為**型

從出口結構看,部分製造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對本週家電、計算機、通訊等板塊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具體來看,11月機電產品及積體電路出口由負轉正,當月同比增速為-67%、-16.6%至%;出口、手機、汽車、家電增速保持較高增長,當月同比增長較大。 8%。

從本週市場走勢可以看出,投資者對國內經濟的中長期預期仍持謹慎態度。 * 該指數已回到10月下旬宣布年底發行萬億國債時的位置,這表明年底的穩增長政策已被A股完全吸收。 消費類股長達三年的調整可能已接近這一負反饋過程的尾聲。

從靜態估值來看,截至11月底,無論是5年期還是10年期PE或PB,消費板塊第一產業的估值分位數都集中在20%-45%的歷史區間內。 以食品飲料為例,5年維度PB和PE分位數回落至24%-25%的合理低區間。

短期業績方面,三季度報告按淨利潤單季度同比排名排序,消費行業單季度增速在除農林牧漁業外全行業前1 2名(農林牧漁業雖然同比下滑,但單季環比恢復也明顯)。 儘管經濟增長尚需時日,但基於疫後活動復甦和海外需求的利潤,消費行業的復甦已經顯現出來,領先於大多數巨集觀屬性強勁的行業。

然而,消費股的機會不再是軌道式的投資,而是一流的機會無論是主動選股**還是指數量化選股,自下而上的選股思維都比專注於大型消費板塊多個細分領域的單一行業要好。

從中期估值和風險偏好來看,由於市場充分消化了美聯儲第四季度暫停加息,美國國債利率已降至42%左右,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國債利率有回落回上公升趨勢的風險,積極的財政將繼續支撐經濟,沒有主動收縮的跡象。

面對美債利率可能出現波動,貨幣政策兼顧匯率,國內經濟復甦再度面臨波折。 美國國債利率有望從年底回公升至明年第一季度,但難以突破此前的高點,真正的大幅下跌可能發生在明年第二季度,屆時將有機會買入成長型中小盤股資產。 而消費股中大多數最好的公司都在這個範圍內。

數字經濟和偏向硬體的半導體投資

或受益於文化消費的繁榮

優秀的消費股本身有良好的自由現金流,良好的品牌護城河,需求和業績的屬性沒有改變。 目前,基於長期消費需求的“反巨集觀”貿易將拓展到哪些領域?

從長遠來看,依靠房地產和傳統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未來一方面,將依靠家庭消費擴大內需,探索房地產市場新模式,不斷增加居民收入,激發消費潛力另一方面,依靠政府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其實對應的是醫療、養老、教育等服務的需求。 因此,我們可以看好1)長期消費的食品和飲料、調味品和乳製品2)選裝消費類乘用車,均具有更高的出口競爭力;3)網際網絡消費者網購、數字**、文化娛樂;4)眼科、牙科、藥學等醫療消費。

經濟深度調整和社會轉型時期,往往容易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契機時期。 在下行壓力下,固定投資資本支出被壓縮,人們在日常消費中尋求物有所值,轉而增加文教消費,尋求心理支援或改善人力資本。 文化產業主要是第三產業,在物質資源或能源消耗較少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統計意義上的大規模經濟產出,在提供就業、建立社會信心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海量資料元素的積累,加上數字新技術的應用,或將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催化劑。 從2024年到2024年,中國傳媒行業總產值從1500億元增長到7500億元但2024年以後,隨著網際網絡、智慧型手機等新技術、新產品的快速發展和普及,2024年媒體總產值增長至近3萬億元。

文化傳媒產業的發展客觀上需要供給側的多元化和獨立性,商業模式依賴於個體創作、財政補貼等不確定性較高的因素,這本身可能不是乙個好的投資標的然而,在資料資產化程序的加速下,提供技術支撐的數字經濟行業有望成為更有利的行業“賣水人”。 《數字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 今年以AI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主題投資,以及偏向硬體的半導體產業投資,或將成為資本市場確定性較高的文化消費熱潮的受益者。

(本文刊登於12月9日出版的《市場週刊》)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本文中提到的**只是乙個示例,而不是建議。 )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