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客戶端記者謝飛)“請患者到內科第二診室就診。 “12月30日晚22時,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艷華正在緊張地工作。 此刻,急診大廳的大螢幕顯示,這已經是576號病人......
北京的冬季天氣寒冷,路上行人稀少,但急診科卻是一派別的“熱鬧”景象。 元旦假期第一天晚上,民康客服記者來到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大廳燈火通明,分診台前的第一聲鈴聲響徹雲霄。
這裡沒有假期”。
預篩查分診、解答**、解答患者問題、幫助患者測量血壓等生命體徵、運送患者......急診科主管護士謝萍在分診台前忙碌著。 “通常有很多急診病人,更不用說在假期了。 從今天凌晨0:00到今天上午22:00,已經治療了500多名患者,其中急重症患者63名。 ”
12月30日晚,中日友好醫院**急診室對患者進行了預檢和分診。 謝飛攝。
該患者癲癇發作,首先測量了血壓,情況危急,在神經內科,是二級患者。 面對無助的病人家屬和源源不斷的病人,謝平始終保持著冷靜的分診。 分診臺的醫護人員會先對就診患者進行生命體徵測量,然後按照危重患者優先診療的原則,為患者安排診室。
一、二級患者病情嚴重,如有心跳呼吸驟停、嚴重胸痛、嚴重呼吸困難、嚴重骨折、嚴重頭痛等症狀,需要立即搶救,將優先安排會診。 急診科的夜晚就像是一片寂靜的戰場,謝萍不敢放鬆警惕,一邊向記者解釋,一邊不停地觀察著大廳裡病人的情況。
傍晚17點左右,謝萍已經在分診台前就位,她要等到同事凌晨1點半到位,才能回家休息。 談及即將到來的元旦假期該如何度過,她和同事們面面相覷,笑道:“急診科沒有放假,只想在那之後好好睡一覺。 話音未落,謝平就被病人焦急的問話打斷,轉身回去工作。
成功搶救患者後,職業成就感十足。
計算機耗盡並癱瘓。 等一下,我會重新啟動計算機。 電腦工作久了卡頓,無法列印病歷,王艷華無奈地向患者解釋。 她不敢放慢腳步,因為後面有幾十個病人在等著她。 “我下午四點上班,凌晨四點下班。 前半夜沒有時間休息,後半夜病人少,一晚上要看七八十個左右的病人。 ”
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醫生王艷華正在看病。 謝飛攝。
80歲的楊奶奶被坐在輪椅上的兒子推到急診室:她不僅患有高血壓和支氣管炎,肺部還發炎,還摔倒在家。 王艷華皺了皺眉頭,老人在急診室摔倒的情況並不少見。 “我們必須評估和檢查是否有顱內出血、中風、心律失常等。 老年人跌倒一般比較嚴重,需要到神經內科進行具體檢查。 ”
老年人的症狀通常是非典型的,在症狀出現之前,這種疾病可能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一旦出現發燒、咳嗽、咳痰、胸痛,精神狀態明顯不佳,一定要到急診科就診。 特別是對於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免耽誤**。 然而,有些患者情況並不危急,不能在急診科使用,王說。
剛才胃部不適的年輕患者就屬於這一類。 王艷華建議,部分慢性病患者、無急性發作症狀、早期普通感冒患者不建議來急診科就診,急診科是搶救危重症患者的場所,建議將急救資源留給真正危重的患者。
醫生,這是怎麼回事,對吧?會診結束時,王艷華還沒來得及抬起頭來和病人打招呼,一句“沒事”就足以安慰病人。 對於工作了近10年的王艷華來說,急診科忙碌緊張的工作氛圍已經成為常態。
每一次危重病人得到及時診斷和成功搶救後,職業成就感十足,心中的喜悅實在是任何物質和精神上的回報都無法比擬。 王艷華說。 下夜班後,她可以回家休息,家裡還有乙個四歲的女兒在等著她。 “我女兒上呼吸道感染了好幾天,一直沒有康復。 ”
12月30日22時,中日友好醫院急診候診區依然人頭攢動。 謝飛攝。
快到深夜了,急診科還在洶湧澎湃。 即使是這個告別舊、迎新的時刻,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也不過是乙個普通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