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以來,華北、黃淮等地出現中到大雪,區域性暴風雪或大雪,受寒潮影響,中東部地區氣溫持續下降,華北、黃淮等地最低氣溫將接近或低於歷史同期極值。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為應對寒潮天氣,全國多地高校近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為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羽絨服。
這種溫暖從北向南延伸。
12月3日,清華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向2023屆經濟困難家庭學生發放羽絨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早在11月,東北部分高校就已開始向孤兒大學生、本科新生和經濟困難的預科生免費發放冬季羽絨服。
例如,大連理工大學舉辦“保暖冬衣”活動羽絨服評選會,向孤兒大學生、本科新生和經濟困難的預科生免費發放冬季羽絨服。 遼寧中醫藥大學每年撥出專項資金,為經濟困難的學生購買季節性防寒服。 今年,共有149名2023屆經濟困難學生被分發給經濟困難特殊學生45萬元換季防寒羽絨服,保證學生冬天暖和。
除北方外,中南部地區的高校也需要羽絨服過冬。 在同濟大學基於前期調研和大資料平台推出的“冬日溫暖”活動套餐中,有同濟定製羽絨服、保暖內衣、羽絨被、毯子、床上用品三件套等可選專案。 徐州醫科大學會提前向經濟困難的學生發放冬衣換代券,憑優惠券即可領取防寒羽絨服乙份。
分發工作的細節已經到位。
北青日報記者梳理發現,發放的羽絨服有的是企業捐贈的,有的是由學校用學校撥付的專項資金購買的。
例如,11月中旬,清華大學開始聯絡企業進行捐贈,學校部門共同收集學生服裝尺碼。 同濟大學先後訂購了60餘元愛心物資,幫助學生在冬天暖和身體,這樣的活動在學校已經舉辦了30多年。
雖然每所學校的教材不同,但細節的周到和服務的親切感是“非凡的”。 接受北方青年報記者採訪,大連理工大學聯絡當地商場,協調4家品牌商家進校,共提供155種不同顏色和款式的48款羽絨服供學生試穿和自主選擇。 早在11月初,資助中心就邀請學生模特試穿樣品,拍攝宣傳照,為學生提供試穿服務。 確定發放名單後,補助中心會盡快建立冬裝補貼發放微信群,發放當天,同學們會現場試穿,如果尺碼不合適,也可以及時掛號更換。
注意收件人的私隱保護。
北青日報記者注意到,在發放保暖衣物的過程中,不少學校採取措施充分保護學生的個人私隱。
例如,在前期調研期間,遼寧中醫藥大學輔導員與學生進行了一對一的對話,以更多地了解學生的身高、體重和具體需求。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做法也非常人性化,學生不需要申請,學校依託大資料平台,精準篩選出發放名單,一對一通知學生試穿、領取衣服。
從部分高校發布的現場**來看,大部分學校都會對學生的臉進行“編碼”,既傳遞溫暖,又保護了受助學生的自尊心。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