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邦是緬甸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邦,人口約650萬,至少有20多個民族生活在一起,主要民族有撣族(約佔60%)、佤族、克欽族、漢族等,撣族在中國叫傣族,在泰國叫傣族。
歷史上,撣邦地區曾多次由中國管轄,但一直由土司自治“束縛”管理。 撣邦位於撣邦高原,可以看作是滇貴高原的延伸;山高林密,江河河谷眾多,各少數民族居住,風俗各異在**《鬼吹燈》中,胡八一在陝西省的棺材店裡發現了老闆泡屍的原型,也就是撣邦著名的景區“茵來湖”,傳當地有乙個部落,將已故親人的屍體放在乙個鑽著許多小洞的棺材裡, 沉入湖中,讓小魚鑽進去吃屍體,兩年後,棺材就會被撈出來,裡面會滿是肥大的魚。
2024年英國吞併緬甸後,在撣邦地區設立了“撣邦聯邦行政區”,但這個行政區與緬甸本土相同,均由總督直接管理。 然而,英國人的主要關注點是緬甸本土的“下緬甸”地區,撣邦實際上是由土司人自己管理的。
2024年2月,昂山將軍在撣邦彬龍會見了撣邦、克欽族、欽族等民族領導人,簽署了《彬龍協定》,規定緬甸北部各邦加入即將成立的緬甸聯邦,充分保障各少數民族的自治和民族權利。 雖然昂山將軍在7月被暗殺,但《彬龍協議》的精神在9月通過的《緬甸聯邦憲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其中其中明確規定,在《憲法》頒布10年後,即2024年9月之後,撣邦和克欽邦有權決定是脫離緬甸聯邦還是留在緬甸聯邦......也就是說,在緬甸建國之初,撣邦就被賦予了從緬甸分離的權利。
2024年,緬甸正式成立,第一位**當選的**是山蘇瑞泰,緬甸人吳奴擔任總理,但緬甸實行議會制,**沒有實權,權力集中在總理手中,隨後大緬甸民族主義盛行,《彬龍協議》賦予少數民族的自治權和平等公民權沒有得到實現, 而在2024年,奈溫發動軍事政變,開始了軍事**統治,軍隊**於2024年廢除了《緬甸聯邦憲法》,剝奪了各邦退出緬甸聯邦的權利,並在軍事上壓制了各邦的獨立,內戰一直持續到今天。
撣邦有不少地方武裝力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坤沙,坤沙依靠販毒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蒙古武裝軍隊,於2024年宣布撣邦獨立,並自封為這個“撣邦共和國”的**,但喜怒哀樂,坤沙的舉動遭到圍堵和鎮壓, 而緬甸**軍趁機聯合泰國和佤邦打擊坤沙武裝力量,最終坤沙於2024年被迫投降,並被軟禁在仰光,直到2024年去世。他的一些不甘投降的部下,在原團長趙耀石的帶領下,脫離了坤沙,成立了撣邦南部軍,得到了美國和泰國的支援,現在估計總兵力在1左右50,000人,編成4個旅。 控制撣邦的南部、東部和中部,約佔撣邦的40%。
2024年4月,撣邦北部部分部隊接受緬軍**的提議,由昭安改編為國民警衛隊,但潘發控制下的部隊拒絕改組,在此基礎上重建撣邦北部軍,並在佤邦的支援下逐漸壯大, 而現在估計總兵力在8000人左右,控制著撣邦中北部、薩爾溫江西岸地區,成為佤邦抵抗緬軍進攻的中間緩衝區。
撣邦北部軍由佤邦軍支援,而撣邦南部軍和佤邦軍是死敵,雙方爭奪地盤已經打了20多年,所以撣邦南北軍之間經常爆發戰鬥,但當一方受到緬軍的攻擊時, 雙方將對外界同槍指著,“敵敵即友”這句話似乎不適用於撣北南國軍,“血濃於水”應該更貼切。
在果敢盟軍、德昂軍、若開軍的這次聯合軍事行動中,到目前為止,撣邦南北軍還沒有參戰,在相互關係上,撣邦北軍和盟軍關係良好撣邦南軍在向中部擴張時,經常與德昂軍交戰,與三兄弟結盟不是敵敵之分。
雖然目前南北撣族軍隊已經放棄了獨立建國的觀念,願意接受高度自治,但從歷史上看,撣族人民的獨立意識非常強烈,更是得到了同屬乙個民族的泰國的堅強後盾, 而且邦內派系眾多,不僅有獨立的“四個特區”,還擁有多支民族武裝力量,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很複雜,不能簡單地“敵我之友”,但近年來,緬甸軍隊與多支民族武裝達成了停火協議, 而撣邦與中國、泰國、寮國的邊界線很長,撣邦各民族在鄰國都有同族的兄弟,因此撣邦的穩定對鄰國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