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新聞客戶端。
近日,省建設廳公布了浙牌住宅建設典型案例名單(第二批),全省共評選10例。
在推進“千萬工程”的過程中,浙江始終圍繞讓農民有“好房子”的目標,通過對一批傳統民居的保護利用,對一批既有農房進行改造公升級改造,建設一批現代化農房,打造一批“浙江韻味、 地域特色、風格協調、文化特色鮮明、功能現代化、安全經濟、綠色宜居的“浙情民居”。
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街道小井村浙江風情住宅。
門前山區有59棟浙情民居,定位為宜居、宜工、宜寫、宜遊的詩意田園民居,林地、茶園相結合。
建築以坡屋頂小綠瓦為主,利用不同大小的坡屋頂,以及前後、坡樓高高的穿插組合,結合農田風光,交錯勾勒出悠閒典雅的田園畫卷,體現出村落空間的形態之美。
在專案建設過程中,構建了戶主、兩村委會團隊、村民代表、村務督導組等透明決策和實施網路,讓農民成為新房建設和管理的引領者。 同時,村里發展了鄉村休閒、民宿等新型農村經濟業態,帶動村民走上“美麗經濟”之路。
寧波象山縣仙徐鎮清來村浙江風情住宅。
依託象山縣實施的宅基地“三權分離”改革,慶來村結合當地民宿發展,新建了27棟白牆黑瓦浙式民居。
在建築風格上,巧妙地運用具有浙北特色的建築元素,打造出溫文爾雅、內斂、簡約大氣的現代中國風格建築社群,既突破了傳統建築形式,又保留了香山的傳統建築元素。
青來村綜合調查倉庫、林地、養殖水面、淺灘灘等閒置資產,將原破舊四合院區域的46棟老房子收錄入村集體,獲授予全省首張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房產證。 村集體享有所有權,農戶享有資格,並將經營權轉讓給投資人,充分保護開發投資人、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 寧波市海曙區張水鎮李家坑村浙江風情民居。
李家坑村位於思明山腹地,海拔500公尺,建村已有500餘年歷史,村內古建築多為明末清初四合院。 李家坑村在依託原明清建築整體風格的基礎上,全面啟動並實施了農家樂梳理改造。
李家坑村保留了古村落的古韻韻味和古色古香的整體風格,採用整理、修繕、拆舊建新為輔、構架為輔的方法,使新舊建築相得益彰,形成完整的村落空間形態。
近年來,李家坑村以浙江式農家樂風格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道路、停車場、旅遊公廁、步行街等公共配套設施改造公升級,著力打造吃、住、出行、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四明山區域旅遊品牌。
溫州市泰順縣思前鎮左溪村浙江風情民居。
左溪村是浙江省畲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村寨。 村建在山上,靠水而居,具有溪流山地融合性強的特點。 左溪村以“土牆、青瓦、青帶,加上屋簷、屋頂、蓋板”的獨特風格,打造了佘鄉傳統的太順措民居。
在高標準推進四千社鎮左溪村下坡安置點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同時,以提公升安居宜居的“浙式民居”風格為引領,以公升級創新為引領,提出農民貢獻資源的“村+企+戶”共榮發展新模式, 企業出資,村集體經營,盤活當地資源,為鄉村民居植入產業基因。
桐鄉市石門鎮樹峰村、嘉興市沈家墩浙江學校宿舍。
蜀風村沈家墩自然村依託鄉村設計、農舍設計試點專案,以豐子愷文化為IP,將漫畫元素融入浙情民居建設中,打造以漫畫文化與創意研究為主題的“淁愷漫畫村”。
建築風格繼承了浙江學派和地方建築的地域特色和建築元素,運用住宅窗、人字紋、直屋脊、屋簷窗、開放式架子、粉色、板牆等元素,充分展現浙派住宅特色。
通過創新農村住房建設模式,探索出一套較為完善的宅基地振興政策體系,出台了紫惻酒樓、紫愷饅頭、紫愷滿屋等多種業態,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同時,華騰豬舍、新天澤莊園等10余家農場將整體運營,打造以漫畫創作和研究為主題的生機勃勃的村莊。
紹興市上虞區宜亭鎮西秋門新村,浙江風情住宅。
西秋門新村因水而生,黑瓦白牆,村內石階、石牆、石瓦的傳統江南建築與現代民居完美融合。 根據傳統的三向設計,融合傳統的江南園林造景技法,真正還原江南民居習生活習慣。
著力打造“原汁原味的鄉村荒野,夢幻詩意的江南”,依託溪、橋、船、田園風光、上虞特色隱居、民俗風情等文化,打造傳統民居風貌,重振鄉村記憶,塑造詩意生活。
衢州市柯城區七里鄉新店村安置社群。
新店村將農家建築與產業振興相結合,充分發揮七里鄉作為4A級景區的優勢,以農家住宅改造帶動民宿產業發展,加強具有浙西典型村民住宅特色的農家裝修風格引導。
新店村在改造中力求減法,保留原有風貌,以舊為舊,體現地域特色,新舊建築形成整體,建築群的體系,青石古道交錯橫行,從而尊重每一寸山地, 在改善村莊環境和村民居住條件的同時,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實施農村生態保護和修復。
舟山市普陀區東集鎮、東福山、大樹灣石屋社群。
東府山大樹灣的石屋以岩石為主,多為1-2層的石頭或石木結構房屋,漁民為了抗颱,以石材為原料建房。
為打造東海最美主題風光,大樹灣以“東海福地,福之旅”為主體,通過閒置房屋的收集與存放、重點文化的保護、特色景觀的建設、基礎設施的維護,打造大樹灣石屋群。 提煉海島文化元素,修復沿線部分村道、碼頭、欄杆,打造具有線路交叉點的自然生態旅遊景區。 台州市仙居縣丹竹鄉陳竹村,浙江風情民居。
下陳竹村以建設“仙女屋腳下乾淨美麗、和諧宜居之地”的新鄉村為目標,持續推進現代化宜居農舍建設,著力改善鄉村人居環境,依託自身自然生態景觀和毗鄰大仙居景區的區位優勢,開展農舍改造, 以典雅的建築風格融入“浙情民居”的特色。
通過堅持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與宜居農家樂、特色民宿建設相結合,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堅持使用當地材料、變廢為寶的環境整治新理念,結合原有村貌,全面提公升村貌, 並創造了乙個宜居宜業的農村生活環境。
麗水市蓮都區大崗頭鎮麗山村。
作為佘族聚居的村落,驪山村有著濃厚的佘族文化民族風情。 住宅建築設計採用青磚、白牆、綠瓦、灰漆等元素,結合馬頭牆設計,整體建築大氣簡潔,與驪山村原有的建築元素相呼應,營造出古樸、自然、古樸、大氣的浙式民居鄉村建築風格。
請輸入**描述近年來,驪山村以打造主題村為契機,通過老村落改造、特色佘族村落建設,搭建帶動產業發展的空間載體,大力弘揚佘族文化,全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 發展生態精品健康農業,逐步走上綠色發展之路。
*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