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之前,我誠摯地邀請您點選“關注”,這不僅方便您討論分享,還帶給您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我們經常用年齡來決定乙個社會當下的主要群體,比如70後、80後、90後,還有現在的00後,每個群體都曾經是乙個時代的代表,而這個代表的標籤就是他們的青春。
他們才20歲出頭,在學校和社會之間來回穿梭,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主導地位會逐漸轉變,比如70後一代,曾經是那個時代的代表,現在都是50多歲的中年人。
他們不再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或者說他們無法再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價值,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更像是乙個需要家人照顧的群體。
就算他們年輕時有很多成就,但是到了這個年紀,那些成就也會被遺忘,除了他們自己的回憶,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在如此飛速的變化中也被遺忘了,是多麼的尷尬。
他們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在艱難的環境中成長,見證了中國3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被淘汰和邊緣化。
在當今社會,年輕一代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新的生活方式不斷湧現,但70後似乎很難在50歲之後融入這樣的環境。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甚至很現實,這是社會發展的選擇過程,他們年紀大了,很多人跟不上科技的發展,不知道怎麼用一些智慧型產品,比如智慧型手機。
如今,很多70後老人使用的手機大多是那種“老人機”,也就是那種只能用來玩的按鍵機,即使家人為他們買了智慧型手機,他們通常也不會主動去探索智慧型手機的使用。
他們見證了新中國的蓬勃發展和中國各方面的崛起,但對他們自己來說,卻不由自主地老去,失去了勞動力,被邊緣化了。
這個社會對他們不是那麼友好,昂揚的青春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一生的快樂,工作和生活似乎給他們戴上了無形的枷鎖。
不光是工作上的競爭,生活中的各種壓力也讓他們難以適應,即使他們仍然想展示自己,創造更多的價值,但社會不會給他們機會。
作為“邊緣主義者”,他們的不幸並不止於此。 在社會上,他們也面臨著各種麻煩和歧視。 有些人被解雇,有些人失去了社會地位,有些人生活在貧困中。
他們的尷尬處境也要求我們思考文化傳承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問題,現在隨著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和職業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許多曾經繁榮的行業已經萎縮,並被新技術和產業所取代。 於是,很多人失去了原有的職業,需要從事新的行業,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們的就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和精神問題會逐漸顯現出來。 為了在工作中保持競爭力,您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但有些行業對新知識的門檻很高。
學習成本也很大,自然是他們難以競爭的。 同時,家庭壓力也是不可避免的,50後在中國人眼中還處於中年,但按照一些中國傳統觀念。
這部分人應該對家庭負責,包括幫助孩子撫養孩子,或者幫助做家務,在農村地區更是如此,如果乙個 50 多歲的老人無所事事。
他們的孩子也會抱怨,作為父母,他們不能再給家庭帶來經濟上的支援,但至少能帶來一點勞動價值。
還有“年齡歧視”的社會現象,雖然法律在招聘過程中禁止年齡歧視,但在實際就業過程中。
還有很多企業主對年紀較大的求職者抱有偏見,認為年紀大意味著工作效率低下、體力和精力不足等,導致一定數量的中年人在就業上遇到高壁壘,即使有意願,也沒有平台讓他們努力工作。
同時,也有不少人站出來為已經過了五十多歲的70後發聲。 例如,在日益開放的社會氛圍中,許多70後會選擇在網上創作自己的作品,回憶舊時光,分享人生經歷,表達心聲。
這種情況讓我們看到了80後、90後的親情、尊重和傳承,同時也寄託著過去的歲月和沒有回頭的遺憾。
回首過去,我們與他們攜手共進,創造了無數奇蹟。 今天,儘管他們年事已高,但他們並沒有失去他們的貢獻和價值。
為了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平等和公正,我們需要讓50歲以後的70後重新融入社會,這不僅是我們對他們的尊重,也讓我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擁有更加充實和美好的人生體驗。
由於平台的規則,只有與我有更多的互動,你才會被認可為粉絲。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選“關注”,成為粉絲後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