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com 北京12月22日電(實習生尹瑞瑤、記者 白曉藝)近日,熱搜上出現“農科院各種點名零食不屬實”的詞條,引發網友“零食也會'學術造假'?和其他主題。
據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稱,一批名為“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的零食被虛假宣傳,對一些“學術造假”網紅零食進行質量檢驗不達標。 此外,Future.com 記者發現,許多電商平台仍在銷售此類“學術造假”零食,銷售的品類五花八門,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偽。 (曝光電子郵件:rcaijing@163。com新聞**:010-56793767)。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嚴厲打擊多款假冒“農科院零食”。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隨機抽取了13種自稱由“農科院”、“農業大學”等機構研發的網售休閒食品,並立即展開調查核查。 其中,5款產品被相關機構明確拒絕,4款產品被相關機構確認參與研發,其餘4款產品的相關機構未作出明確回應。
相關機構對“九農大蔬菜卷”商品回覆 來源:央視新聞
其中,一款名為“九0農大蔬菜卷”的零食在多家電商平台上銷售,其銷售鏈結上標有“東北農業大學”字樣,產品外包裝上還印有“農大”字樣,似乎與“東北農業大學”關係密切。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向東北農業大學發出詢問函,東北農業大學回覆稱,學校不開展對外生產經營工作,所提及商品並非學校生產的產品,其商品宣傳不屬實。 此外,東北農業大學還表示,學校沒有與委託廠家和委託廠家開展任何合作,並在商品包裝上標明。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品不僅在廣告宣傳上具有欺詐性,而且在營養成分方面也與標籤不符。 例如,根據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資料,“九農蔬菜卷”的蛋白質含量為每100克749 克,即包裝上標示的每 100 克少於 10 克0克;測得的脂肪含量為每 100 克 21 克8 克,高於每 100 克 15 克的包裝標籤8克。 因此,產品兩種營養素的實測含量均未達到國家標準的允許誤差範圍,嚴重超出產品的脂肪含量。
“九農菜卷”在電商平台銷售截圖。
央視新聞**播出後,Future.com 記者在多家電商平台搜尋該產品,發現“九0農菜卷”仍在正常銷售,並未受風波影響。 此外,這些售賣“九農大學蔬菜卷”的商家還銷售其他標有“西北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休閒產品。
農科院標誌被假冒,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偽。
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他們喜歡打著“農科院”和“農大”的旗號購買這些零食,“我覺得這些零食會比我們日常吃的其他食品質量更高,而且看起來也更綠色、更健康,沒有新增劑。 當記者問他有沒有擔心真偽時,得到的回答是,“這種應該不敢造假,畢竟有那麼多農科院校會維權。
此外,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不在乎它的真偽,認為“沒關係,只要好吃、大、實惠就行”、“我不太在意這些東西,只是想在買這種零食的時候給自己更多的心理安慰”。
消費者李然(化名)提到,他現在知道,他之前買的所謂“農大”“農科院”生產的所謂零食都是假冒產品,雖然他很在意這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在某電商購物平台上,是名為“農科院”的零食產品。
據此,未來網記者以“農科院零食”為關鍵詞在多家電商平台搜尋後,肉乾、巧克力、零食等品類眾多,產品宣傳更是五花八門,一致聲稱是各省農科院的產品, 但消費者在購買時很難辨別商家的真實性。
零食“學術造假”,平台和賣家均有責任。
人們在購買食品時,除了個人喜好外,還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訴求,主要是安全、環保和特色。 農業科學院的零食和農業大學的蔬菜等宣告可以為這些要求提供認可。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範春雷在分析消費者心理時提到。
範春雷進一步表示,“農科院”和“農業大學”是糧糧領域的專業機構,專業機構比個人或明星代言更權威、更值得信賴。 “農科院”和“農大”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和科研,糧糧領域的研究強調基礎、創新、高質量,不以盈利為目的,往往規模小、投入大,從而塑造了“農科院”必然安全的社會形象, 可信、綠色、環保、技術專有。
針對部分“農科院零食”的虛假宣傳,範春雷認為,有關方面需要及時澄清,以澄清事實。
從法律角度看,商家應嚴格按照商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宣傳,不得欺騙或誤導消費者,不得進行虛假或誤導性的商業促銷。 經營者有上述行為的,消費者有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要求商家退還一、賠償三,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有權要求商家停業整改、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上海旗坊律師事務所律師薛克拉蒂·塔伊爾在接受 Future.com 記者採訪時說。
薛克拉提·塔伊爾律師提醒,在沒有任何授權的情況下,商家使用“農科院”、“農業大學”等名稱顯然是“搭便車”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相關科研機構有權對其追究侵權責任,若部分名稱已依法註冊為商標, 他們還可以向運營商索賠商標侵權責任。
網路平台經營者作為網路服務提供者,知悉商家以虛假廣告、誇大宣傳、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方式侵犯消費者民事權益的,未採取必要措施的,應當與商家承擔連帶責任。 平台方必須履行事前審查義務,在明顯缺乏相關授權資格的情況下,應要求商家進行補充或修改。 接到消費者投訴後,還應核實調查情況,協助處理投訴案件。 謝克拉蒂·塔伊爾(Shekrati Tayir)律師說。
律師Xuekrati Tayir建議,消費者在遇到此類問題時,應以合法的方式保留證據,必要時可以通過公證和區塊鏈儲存來儲存證據。 之後,消費者可以向平台傳送證據進行投訴,並要求平台履行監管義務並採取斷開鏈結、暫停賬號等糾正措施或通過調解或訴訟向商家索賠損失,平台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可能被要求同時承擔連帶責任,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其合法權益,共同維護“舌尖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