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經採取行動,中國需要“警惕”,而不是針對某家公司
有報道稱,印度卡納塔克邦的一家法院駁回了小公尺印度扣押約68億美元資產上訴,小公尺全部資產被印度沒收!
沒收的小公尺鉅額資金源於印度執法局於2024年4月對小公尺提起的資產凍結"以特許權使用費為幌子非法向境外實體匯款"。
總之,印度認定小公尺涉嫌違反印度《外匯管理法》的規定,擔心小公尺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三家外國實體支付了約6.68億美元,但小公尺印度公司沒有從這三家外國公司獲得任何服務。
結果,小公尺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將資金轉移出境的行為,被印度指控違反了印度的外匯管理規定,因此約68億美元的資金。
不過,小公尺官方發言人表示,小公尺遵守印度當地法律法規。 其實睜大眼睛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外匯管理,其實完全是印度對小公尺施加的川普之罪,目的就是為了搶奪小公尺的資金。
這次沒收了小公尺68億美元的基金,相當於吞噬了小公尺多年來在印度賺到的所有單筆利潤,畢竟小公尺在印度的最高利潤只有10億元左右。
說白了,小公尺這些年一直在開拓印度市場,到頭來幾乎是徒勞的,更何況小公尺一直因為所謂的"逃稅"被印度處以約5億元人民幣的罰款。
現在印度在殺人,想把小公尺這些年在印度賺到的利潤全部吞下,相當於小公尺這些年只做了一本孤單的書,如果被罰款,說不定小公尺在印度就要賠錢了。
但小公尺今天在印度的遭遇並非偶然,事實上,在華為、OPPO、vivo等公司跟風之前,印度分公司賬戶中的資金和財產被查封,甚至TikTok、微博、微信等應用在印度也被禁止。
印度給出的理由是:"它對印度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印度也被稱為"投資地獄"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開始撤出印度,糟糕的商業環境難以吸引。
目前,印度的全球信譽已經大大降低,很難獲得外國資本的信任,因此印度一直受到外國公司的無情攻擊,以彌補其資金的不足,但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計畫。
面對印度無底洞的收割行為,中國企業必須保持警惕,因為印度最根本的目的可能是挖掘中國手中的製造鏈,讓印度製造逐步取代中國製造。
莫迪已經明確表示,未來25年,要讓印度成為發達國家,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他必須重振印度的製造業,從一開始就開啟市場,用市場換取外資進入產業鏈,然後開始過河拆橋。
小公尺進了這個坑,錢、技術、工廠都剩下了,投資人無處可去,於是他們無底線地偷走了印度的錢和技術,他們的真正目的顯然是要從我們這裡挖出產業鏈,搶走我們的業務。
現在,蘋果已經開始崩潰,富士康在印度的iPhone生產線正在加速擴張,從去年只有3條生產線,到今年的6條,而印度班加羅爾新工廠規劃的生產線數量將達到18條以上,到2024年投產。
屆時,印度的產能將達到鄭州的一半左右,甚至計畫在未來三年內,印度的產能將提公升到與鄭州相同的水平,印度作為蘋果第二生產基地的地位將得到徹底鞏固。
此外,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近日也現身印度金融中心孟買,並親自介紹了蘋果在印度的首家零售店,可見蘋果對印度市場的高度重視,因此中國不得不警惕印度的野心。
印度真的會取代中國的製造業嗎,顯然短期內是不可能的,畢竟差距不小,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印度現在有14億人口,而且大部分是中青年,人口優勢巨大。
所以我們必須關注印度的野心,不是因為我們不喜歡印度,我們不能忽視這個國家的發展潛力,我們必須認真對待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