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福州市上空的花粉濃度一直很低,表明秋季花粉季節已基本結束。 本期,我們來談談食物不耐受。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喝牛奶,就會腹脹腹瀉,喝完奶就不了腹瀉了。 這是一種典型的食物不耐受,由於身體無法充分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如乳糖,從而引發耐藥反應。
哪些食物會導致食物不耐受?他們有什麼樣的表現?如何處理呢?我們邀請了福建省立醫院中心實驗室副總技師賴麗,給大家乙個解答。
免疫系統也可能“出錯”。
將食物誤認為有害物質
楊先生,68歲,腹瀉半年,面容憔悴,全身無力。 上週,楊先生到省立醫院消化內科就診時,醫生建議他做食物不耐受檢查。 牛奶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即對牛奶有食物不耐受。 通過詢問,醫生了解到,有一段時間,楊先生為了預防老年人骨質疏鬆症,每天都喝大量的牛奶。
巧合的是,來自福州的劉女士也對牛奶不耐受,只是症狀有點“特殊”。 很長一段時間,劉女士反覆咳嗽,以為是慢性咽炎,但吃藥打針都不起作用,檢查過敏原是正常的。 也是在醫生的建議下,她接受了食物不耐受檢測,結果顯示她對牛奶呈陽性。 原來,劉女士的慢性咳嗽也是因為牛奶不耐受引起的。 隨後,醫生建議她改吃酸奶。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咳嗽終於停止了。
食物不耐受和過敏都是“**反應”。 賴麗解釋說,當食物進入消化道時,應該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甘油和單醣水平,這樣才能充分轉化為身體需要的能量。 但有時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出錯”,將一種或多種進入人體的食物視為有害食物,並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即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 這種抗體可以與食物顆粒形成免疫複合物,從而導致腹瀉和其他疾病。
超過 90 種食物會導致不耐受
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
食物不耐受在普通人群中發生率很高。 據賴莉介紹,引起食物不耐受的食物也相當多,目前有90多種,最常見的是牛奶、雞蛋、小麥、玉公尺、堅果、大豆和貝類。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的人對同一種食物可能有不同的不耐受症狀,乙個人也可能同時對多種食物產生不耐受反應,呈現多種症狀並存的現象。
如果你有腹痛、腹瀉、口臭、口幹、頭皮屑、黑眼圈等消化問題,頭暈、頭痛、偏頭痛等神經系統問題,甚至其他精神、呼吸、泌尿生殖系統問題,以及體重快速增減,很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的自我診斷是困難的,需要專業的食物不耐受測試。 可以與臨床醫生溝通,回憶發病前的飲食狀況,然後抽取外周血檢查相應的食物抗體。
對於食物不耐受
要麼禁止,要麼交替,慢慢調整
如果你發現自己對食物不耐受,你應該禁食嗎?“不是的。 賴麗說,根據檢測結果,食物可分為禁食、交替進食和安全進食,在醫生指導下避食一段時間後,可以恢復進食,也可以交替進食。 例如,如果你對牛奶不耐受,又恢復了進食,可以先試試酸奶如果你對雞蛋不耐受,又恢復了進食,可以先試試蛋糕。 一次只能恢復一種不耐受的食物,如果確定新增這種食物沒有不良反應,則可以新增下乙個食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警惕食物不耐受。 賴麗提醒,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較低,會增加食物不耐受的概率,以及血壓公升高、血管壁擴張、膽固醇沉積等繼發性問題。 嬰幼兒長期食物不耐受會導致營養不良。 要準確識別不耐受的食物,然後制定科學的食譜,進行飲食調整,避免疾病的發生。
相關鏈結:
為了讓廣大市民對身邊的致敏花粉有更好的了解,提前做好防範,每週三,最好大家都來看看《福州花粉監測週報》,這是每週一次的實時報告(下圖是本週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