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冷戰是二戰結束後美蘇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競爭。 這種競爭始於 1947 年,一直持續到 1991 年蘇聯解體。 冷戰期間,美蘇關係緊張,導致大規模軍備競賽和核武器擴散。 為了爭奪軍事優勢,美蘇兩國展開了激烈的核武器競爭。
雙方先後研製和部署了大量核武器,相互威懾,維持戰略平衡。 這種軍備競賽推動了冷戰時期的科技進步和軍事發展。 眾所周知,美國是第乙個研製原子彈和洲際飛彈的國家。 蘇聯自然不想落後,為了應對美國在各地部署的飛彈發射井和可能出現的核戰爭威脅,蘇聯採取了瘋狂的手段來應對,即建造大量的飛彈發射井和地下碉堡。
這些掩體隱藏在蘇聯深處,數量和規模驚人。 據記載,自70年代以來,蘇聯秘密建造了1530個飛彈發射井,在蘇聯境內分布著約10000個掩體,包括雅庫茨克軍事基地在內,部署了20多個,距離我國邊境僅900公里。
蘇聯掩體防線採用了先進的工程和設計。 這些掩體由混凝土和鋼筋製成,堅固耐用。 一般為10層樓深,約30公尺以上。 每個掩體都配備了飛彈發射設施,通訊系統,生活設施和防禦工事。 如果發生核彈襲擊,掩體可以自主執行45天。 掩體的布局和建造旨在最大限度地保護核**和飛彈設施,以確保它們在敵方核打擊時的生存和可用性。
掩體中裝有大量核彈頭,這些核彈頭被用作蘇聯的核威懾力量。 據估計,大約有 110,000枚核彈頭。 其中很多是洲際彈道飛彈,而且都處於站立位置。 只需等待訂單啟動即可。 據悉,當時地堡內有蘇聯人員24小時值班,其中大部分是軍官級。 可以看出,當時美蘇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毫不誇張地說,世界正處於核戰爭的陰影之下。
這些掩體隱藏在蘇聯深處,一直秘密運作,直到蘇聯解體,其中許多成為俄羅斯對外防禦的堡壘。 同時,俄羅斯也繼承了蘇聯龐大的核武庫,至今仍是世界上擁有核武器最多的國家,目前服役的武器有5977件,這也是美國和西方國家雖然一直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卻不敢動用武力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