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人的生活中有很多種方式,但總的來說,它們無非是“加法”和“減法”。
作家梁曉生說:“如果你只在乎生活中的'增能力',生活會越來越不堪重負,但它是一種'減法生活',它能讓你過上透明、自由的生活。 ”照顧好我們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它是。
陶淵明說:“人厭事,心是奴役的形式。 ”
我們追求的東西越多,我們給生活增加的負擔就越重,自然我們無法過上輕鬆的生活。
人們可以用誘餌釣魚,他們會用胡蘿蔔和棍子趕驢。
人們經常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或他人,把自己或他人變成魚和驢。
人類是相當矛盾的生物。
如果沒有名利的慾望,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如果名利之心太重,就會讓人不知所措,讓人無法過上輕鬆幸福的生活。
也許你只能感到疲憊,於是你轉而進入一種無慾無欲的狀態,想要實現和平與安寧;當你感到精力充沛時,你會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這樣一來,也算是能夠拿下放下,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當然,許多人並不尋求自由生活,他們願意從事無趣的事情,以換取金錢、名聲或道德責任。
這也是一種追求,當然沒有錯,後者在我個人看來甚至是一件好事。
生活中有無數種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你認為適合你的方式。
公尺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Life)中寫道:“當你發現自己自由,沒有任何使命時,這是一種極大的解脫。 ”在現實中,有乙個非常有趣和相當普遍的現象: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乙個不情願的使命中,或者被折磨,或者互相折磨。
這種不情願的本質是缺乏回歸自由的勇氣,逃避選擇的權利,進而逃避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只有認為這些選擇是被迫的,乙個人才會不願意;如果你確認這是你的選擇,那麼你就不會不情願。
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乙個人就解放了。
通過放棄自由並心甘情願地承擔某種使命,乙個人昇華了自己的生活。
宇宙沒有規定任何善惡,也沒有設定任何道德要求,一切都只是人類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