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種嚴重的慢性肝病,是由於各種原因的長期或反覆作用,導致肝纖維組織廣泛增生,形成許多再生結節,從而破壞肝臟的正常結構和血液供應,導致肝功能異常和門靜脈高壓症。
一旦患上肝硬化,就意味著疾病已進入晚期,如果不及時發現**,可能會導致門靜脈高壓症(包括腹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脾腫大)、肝腎症候群、肝性腦病等諸多併發症,嚴重者可能發展為肝癌和肝衰竭。
腹水通常是肝硬化病程中的重要症狀,是約 20% 新診斷的肝硬化患者的首發症狀。
食管和胃靜脈曲張以及破裂性出血是肝硬化和門靜脈高壓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風險極高,患者每年出血的概率為 10%-30%原發性出血的病死率很高,從 20% 到 35% 不等。
肝硬化也被認為是肝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超過80%的原發性肝癌都是從此開始的。
早期發現和有效治療**。
它是阻止甚至逆轉肝硬化進展的關鍵。
那麼,你為什麼會得肝硬化呢?
在中國,肝硬化病例大多是由慢性B型肝炎引起的。 除B型肝炎外,還有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性代謝性肝病、藥物性肝病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疾病的病例數呈持續上公升趨勢。 特別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也是隱源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根據一項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發生肝硬化的風險為7%-30%,相關死亡率高達11%。
早期發現對於肝硬化的診斷至關重要。 然而,慢性肝病的症狀往往是非特異性的,難以及早發現。 目前,肝活檢仍是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確定肝硬化**和損傷程度的“黃金標尺”。 對於一些無法活檢或有活檢禁忌證的患者,可以使用腹部超聲、超聲瞬時彈性成像、肝臟 CT 或磁共振掃瞄以及磁共振活動指數 (MRE) 等影像學方法。 此外,基於實驗室指標的肝硬化無創診斷模型也成為診斷肝硬化的有效輔助手段,如肝纖維化四項、APRI評分、FIB-4評分或FOONNS指數。 然而,無論哪種方式,都有必要根據特定患者的具體情況定製選擇。
如何進行評估和**?
為了評估肝硬化,需要結合肝功能狀態(例如吲哚菁綠試驗)和門靜脈高壓症(例如 Child-Pugh 評分)。 門靜脈高壓症是肝硬化的重要併發症之一,與併發症的風險和病程演變直接相關。 肝靜脈壓力梯度 (HVPG) 測試被廣泛認為是衡量門靜脈壓力的最佳方法。 結合電子胃鏡和磁控膠囊胃鏡技術,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出血風險。
對於肝硬化的診斷和治療,我們提倡實施全面細緻的併發症控制。 **主要針對肝硬化的病因,如B型肝炎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治療**,酗酒者應注意戒酒,自身免疫性肝病需特效藥物輔助**。 至於併發症的防治,關鍵是要及早發現並準確評估,並確定適當的預防策略,有效預防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償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在西醫的基礎上,再加上祖國的傳統醫學——中醫藥,效果可以進一步提高。 特別是一些具有改善肝纖維化作用的中成藥,在臨床實踐中表現相當不錯,成為備受信賴的手段。
總的來說,充分了解肝硬化,然後進行規範化、精細化的評估,做好監測和預防工作,然後制定個性化方案,都是攔截肝硬化加重、緩解門靜脈高壓症併發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徑。 同時,也有助於降低患肝癌的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