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陶宛總督蘭茨貝吉斯突然宣布,中國已解除對立陶宛的限制,兩國將恢復正常交往。 但中方並未直接證實,但重申中方一貫按照世貿組織規則辦事,要求立陶宛糾正錯誤,恢復遵守“乙個中國原則”。
AI助手創作季 中國強調,對立陶宛的態度從來不包括“經濟脅迫”,而是通過WTO渠道解決雙方爭端。 蘭茨伯格斯關於中國“解禁”的說法並不完全準確。
中方要求立陶宛糾正錯誤,意味著立陶宛應遵守兩國建交時作出的承諾,終止與台灣的官方往來,關閉台灣在立陶宛設立的所謂“代表處”,以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關切。
中國願意繼續對話,但前提是立陶宛改正政策。 立陶宛沒有接受中國的提議,而是試圖通過美國和歐洲施加**壓力,這是徒勞的。 立陶宛此次主動披露關係改善的訊息,出於以下考慮:一是失去中國市場後,立陶宛經濟形勢堪憂;其次,中美關係、中歐關係的改善,需要立陶宛適應形勢第三,鑑於中美關係的緩和,立陶宛需要主動改善對華關係,以應對未來美國對台政策的變化。
即使立陶宛發出改善關係的訊號沒有動機,恢復中立的經貿關係仍然是大勢所趨。 雖然這並不代表雙方完全恢復外交關係,但至少是邁向解凍的第一步。 只要立陶宛能夠以實際的方式回應中國的要求,即糾正錯誤,恪守乙個中國原則,就希望中立關係公升溫。
以中澳關係恢復為例,預計立陶宛將評估形勢,避免再次挑戰“乙個中國”原則。 即使立陶宛回應了中方的關切,我們仍然需要警惕其外交立場的變化,因為國際形勢的變化隨時可能引發立陶宛的動搖。
通常,小國應該避免偏袒任何一方,但立陶宛經常站在挑釁中國和俄羅斯的最前沿,選擇全面西化的路線,成為美國在東歐的領軍人物。 隨著美國轉向其印太戰略,立陶宛利用台灣問題吸引美國的注意力。 這說明立陶宛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不高,在美國對華戰爭的背景下,很容易將經濟問題政治化。
總之,立陶宛的地緣政治概念根深蒂固,經濟問題不會主導其對華政策,中立關係的未來發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