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在民間也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所以我們非常重視冬至,冬至起源於漢代,所以冬至的習俗非常多,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冬至的由來和習俗,供大家參考!
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是24節氣中的22個,每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太陽的黃道經度達到270度,是太陽直接南向的極值。 冬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據傳說,周公用土桂法丈景,選用一年中最長的白晝作為新年的開始,週曆中的第乙個月是夏曆的十一月。 漢代初年,漢武帝採用夏曆將正月和冬至分開,從此開始慶祝冬至節,一直持續到今天。
冬至的習俗
1.敬拜諸天。 在唐宋時期,冬至是拜天拜祖的日子,冬至那天,皇帝要親自到郊外的天壇舉行祭祀重禮,也就是皇帝要對天說話, 祈求國家和人民的平安,以及穀物的豐收。人們在這一天也祭祀死去的親人,所以在冬至,人們在墳墓上有燒紙的習。
2.九十九號。
民間也稱冬至為指標或數字九,即從冬至那天起,每九天一共九除九,共九百八十一天。 81天後,春天開始了。 冬至過後,數字99在全國各地都非常流行,各地人們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風景特點、農業天氣和風俗習慣,安排了各種諺語和順習。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下面這首歌,“1929不拍,3949在冰上行走,5969望河邊柳,79河開,燕子來了,99加19犁牛到處”。
3.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冬至餃子夏至麵條“,過去人們過冬至,飲食習大多是吃餃子。 冬至,餃子是不可缺少的節日大餐,無論貧富。
在南方,冬至吃湯圓很流行,民間也有“吃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湯圓,又稱湯圓,是用公尺粉做成的圓形甜點,“圓”意為“團圓”和“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也叫“冬至球”。 湯圓可以用來祭祀祖先,也可以用來送禮給親戚朋友。
冬至的意義
在中國古代,冬至非常重要,冬至被視為乙個大節日,有“冬至大如一年”的說法,有習慶祝冬至。 《漢書》中說:“冬至陽,君主長,故恭喜。 “人們相信,冬至過後,白晝越來越長,陽氣上公升,這是乙個節氣週期的開始,也是應該慶祝的吉日。 《晉書》記載“魏晉冬至,受到各國和百姓官的祝賀......它的儀式不如正丹。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對冬至極為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仍然將冬至作為節日來慶祝。 在北方地區,有宰羊、吃餃子、餛飩的習,而在南方地區,有這一天吃冬至飯糰、冬至長面的習。 冬至那天,還有祭天拜祖的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