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妻子,斷軍”的典故來自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講述了東吳將領周為了回到之前借給劉備的荊州,於是想到了乙個方案,讓孫權安排劉備去東吳娶妹妹孫尚祥為妻, 並趁機將劉備關押在東吳,脅迫他回荊州,否則不准他回去。而孫權也趁此機會,通過聯姻牽制劉備,鞏固孫劉同盟。
然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周的計謀,採取了類似的方法,以自己的方式對待別人。 他讓劉備去東吳後,又以吳國泰為掩護,成功將孫夫人帶到了長江。 關鍵時刻,諸葛亮殺人懵逼心,讓士兵們對著追趕的周大聲喊道:“周郎的聰明計謀是平息天下,他失去了妻子,打碎了他的士兵!聽到這些無傷大雅的侮辱性話語後,一向自負的周羞愧怒火中燒,忍不住大喊一聲,一口鮮血噴湧而出,從馬上摔了下來,暈了過去。
這個故事雖然出自《三國演義》**,但並非羅貫中憑空編造,而是歷史上的真實情況。 孫權確實把妹妹嫁給了劉備。
《三國志》記載了孫權與妹妹的婚姻,這是三國時期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 孫權娶完妹妹後,騰出雙手派兵安撫膠州,同時將都城遷往建業,並修建了溼須碼頭。 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不僅進一步鞏固了孫權在江東地區的統治地位,擴大了個人影響力,而且對後來的三國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一時期也是孫權、劉備兩大軍事集團關係最好、相互依存程度最高的蜜月期。
然而,一座山容納不了兩隻老虎,劉備和孫權都是會說話的人,誰也不甘屈從於別人,他們的聯盟注定是難以為繼的。 果不其然,曹操的軍隊撤出荊州後,孫劉聯盟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裂痕逐漸顯現。
劉備應劉璋的邀請率軍進蜀,成為摧毀孫劉聯盟的最後乙個關鍵因素。 此舉不僅直接違背了孫劉聯盟的約定,也對孫權集團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在這個關鍵時刻,孫尚香面臨著乙個艱難的抉擇,如果鐵欣跟隨丈夫劉備,就意味著與母親和哥哥孫權決裂;如果回到家鄉東吳與親人團聚,就意味著要和劉備分道揚鑣。
經過深思熟慮,孫尚香選擇了後者,她在孫權的安排下踏上了回家的路,從此再也沒有見過劉備。 孫尚祥的決定對孫劉同盟的破裂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讓人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當時三國局勢的複雜性和微妙性。
顯然,劉備和孫尚香的婚姻是出於政治考慮,這是一場與感情無關,與浪漫無關,只有算計和詭計的政治婚姻!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孫權和劉備在這場政治婚姻中的得失——孫權娶妹妹是愚蠢的伎倆還是成功的策略?而劉備娶妻得失,竹簍是空的嗎?
要理解以上問題,首先要了解孫權集團和劉備集團在孫權娶妹妹時所面臨的外部環境。
赤壁戰役後,曹操雖然在軍事上慘敗,但被迫將剛剛攻占的荊州交給孫劉聯軍,東吳滅亡危機得以解決。 不過,曹操軍隊的整體實力並沒有受到損害,曹操稱霸世界的決心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反而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並沒有放棄征服東吳的計畫,還有可能再次南征東吳。
另一方面,曹操在中路向合肥方向開闢了第二道戰場,即從合肥渡巢湖,向南穿過長江水,再突破長江護城河,進入武帝。
由於東吳兵力有限,無法支援兩線作戰,如果曹氏軍隊同時從西面和中部發動進攻,孫權只得依靠盟友劉備的實力,才能抵擋起曹氏的進攻。 總的來看,曹操的第一階段軍事行動雖然遭遇挫折,但他的戰略決心和高超的軍事技巧無疑對東吳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那麼,如果曹操再次攻打東吳,劉備還是會,還是願意再次無條件地幫助孫權呢?當然不是,此時的劉備已經不再是那個常敗為生的無定所不容、缺兵少將的將領,雖然實力依舊是前三名中最弱的,但足以影響局勢。
原來,在赤壁之戰硝煙瀰漫的時候,劉備趁勢,尊崇劉琦之名,率先在孫權之前拿下了荊南四縣——武陵縣、長沙縣、貴陽縣、陵陵縣,實力迅速增強。
不久後,刺殺荊州的劉淇不幸因病離世,劉備再次趁勢,以皇帝的叔叔身份接管了侄子劉起的領地,並收編了他的軍隊,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之後,劉備被下屬推選為荊州牧師。
此時,劉備有諸葛亮、龐通等戰略家謀劃戰略,武官羽、張飛、趙雲等名將衝鋒陷陣,麾下總兵力已達數萬人,陸上水上兩軍均有,威望一時間大有提公升。
赤壁之戰前,劉備為了躲避曹操的追擊,鬱悶得想去膠州避難——蒼梧被吳菊看守得太嚴嚴,當時孫權認為自己威脅不大,正面臨曹操軍隊的危機, 當時正值可用人才急需,於是他與劉備結成聯盟,對抗曹。沒想到,劉備趁機發展壯大,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甚至對東城構成了威脅。 孫權不禁後悔自己做出的決定,如果可以重來一次,他肯定會選擇不和劉備結盟。
南郡雖然在東吳手中,但其北側的朱北島已被關羽占領,屬於劉備的勢力範圍南邊的京南四縣,以及東邊重要的軍旅小鎮下口,也是劉備的地盤,有軍隊駐紮在那裡。 如果劉備背棄盟約,與曹操聯手攻打南軍,再攻打吳國,那麼在南軍的周不僅會遭遇災難,而且幾乎意味著整個東吳毀滅性災難的開始。
這樣一來,東吳雖然在赤壁之戰後逃脫了滅絕的命運,但仍面臨著更嚴峻的外部環境挑戰。 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白費,孫權著急,他苦苦思索著如何破局。
此時此刻,劉備似乎已經猜到了孫權的心思,不失時機地跳了出來,以兵人太多,土地太少,養不活他的眾多兵為由,要求孫權無條件借給他南軍。
劉備表面上說是借了荊州,其實是趁火搶劫,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 劉備告訴孫權,他借荊州是因為兵多地少,這句話其實是對孫權的警告——你要是不同意我的要求,我就搶!劉備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無所畏懼。 南君已經三面出擊,就算是周負責,劉備也肯定會在短時間內拿下,如果他真的想打,孫權怕曹軍從中間的合肥進攻吳,他不敢出兵營救南君。
孫權不是傻子,他一眼就看出了劉備的用心,對他有了新的認識,劉宣德一向標榜仁義,卻趁著別人的危險提出無理要求,這實在是耍花招,不擇手段的搶劫,不是仁義君子的行為, 但如果他拒絕他的要求,就會導致孫劉聯盟的破裂,甚至軍隊的動盪。更關鍵的是,如果劉備選擇武力奪取南君,那麼東吳將陷入兩條戰線作戰的窘境。 東吳軍是有限的,赤壁之戰如果沒有劉備的幫助,能不能打敗曹操還是個未知數,如果與曹曹、劉三軍同時作戰,就要被打敗了!
想到這裡,孫權壓抑著心中的怒火,連忙召見周宇和陸蘇商量對策。 經過一番推論和研究,孫權綜合了周和盧的意見,決定在這個階段採取加入劉國抗制曹的策略。
為了進一步鞏固孫劉同盟,讓劉備主動承擔起在荊州保衛曹操的責任,孫權勉強同意將自己好不容易打來的南軍借給劉備。 可是孫權太忙了,忘了讓劉備寫借條,從而給了劉備耍花招不還的機會,不過這是後來的故事了。
同時,為了進一步保證聯盟的穩定性和永續性,防止劉備背信棄義渡河拆橋,轉而與曹操結盟,孫權決定採取雙重保險措施,主動將妹妹孫尚祥嫁給劉備。 就這樣,兩人的關係從單純的聯盟公升級為姐夫和姐夫之間更深層次的家庭聯絡。
孫權這樣做還有另乙個目的,就是讓孫尚祥監視劉備,這樣他就可以跟蹤劉備的一舉一動,同時騰出雙手來處理關係到東吳生死的緊急事務......
首先是向南使用部隊。 東吳南面是膠州,蒼武太守武巨和劉備是老朋友了,如果劉備日後與吳巨聯手,東吳就會陷入兩面受攻的危險境地,孫權不得不防患於未然。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派膠州刺客石步起南進。 步起不辜負他的信任,用計謀殺了不服從孫全陽的吳菊,讓膠州九郡投降。
孫權把膠州當成東吳的後院,現在他的後顧之憂終於解決了,以後可以專心打曹操和劉備了。
二是建溼船塢,防止曹操從合肥方向攻吳。 是長江中下游的一條天然水道,地勢險峻,河面狹窄,水流湍急,也是巢湖的出海口,地理位置簡潔。 曹駿要從合肥向南攻打吳,水口是必須通過的地方,如果東吳選擇從中路北上攻打曹,也會通過水口,在曹操將戰略重心從西路的襄陽轉移到中路的合肥的情況下, 在水口建造炮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之後,曹操確實多次從合肥南下攻打吳國,但由於鬍鬚碼頭的存在,曹操的軍隊始終無法渡過雷池半步,這就是“後師”在《曹操思月巢湖》中所說的,證明了孫權出色的戰略眼光。
三是將行政處從靠近荊州的京口遷至靠近水口的墨陵,並建造一座石頭城,將墨陵改為建鄴。
孫權這次遷都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曹操在赤壁戰敗後,放棄了從襄陽南下的企圖,轉而將進攻的主攻方向放在合肥方向,即從合肥經巢湖到長江方向。 就算曹操出其不意,從襄陽南面攻打吳,還有他的姐夫劉備,所以孫權把行政辦公室搬到了墨陵,防止曹操從中路攻打吳,這已經不少了"天子守護國家"味道。
由此可見,孫權通過娶妹妹來鞏固孫劉同盟,從而獲得寶貴的戰略緩衝時間,騰出雙手消除後方隱患,修補長江防線漏洞,不給曹操趁機,可謂是絕妙的計謀。
劉備從孫權那裡借來南君後,獲得了進入蜀國的通道,同時切斷了東吳軍進入蜀國的通道。 孫權曾試探性地向西出兵,卻被劉備無情地攔住,孫權怒不可遏。 劉備早就盯上了西舒,但因為他是皇帝的叔叔,如果老師不為人知,他怕被世人取笑,所以一動不動地等待機會,孫權不可能帶頭。
機會終於來了,在聽到曹操西征的訊息後,宜州的牧師劉章決定讓劉備進入蜀國,在心腹張松的勸說下,幫助對付曹操。 劉備在等待這個機會,當即把船推下河,答應了。
此時,孫權娶妹妹的目的已經實現,他知道劉備野心勃勃,決心恢復韓家,不可能主動歸還南君;而荊州是武帝的生命線,劉備不可能長期留在這裡,雙方會有一場戰鬥,必須防患於未然,早做準備。
於是,趁著劉備進入蜀國,孫權悄悄派人將孫夫人帶回東吳。 劉備早就知道孫權娶妹妹的目的,知道他只是在利用自己對付曹操,這是一場政治聯姻,所以他故意疏遠孫尚祥,不生乙個半兒半女,就是為了防止有一天她會說再見。 所以,當孫尚祥決定離開時,劉備並沒有阻止他。
孫尚祥不幸成為這場政治聯姻的犧牲品!
對於孫尚香來說,這是她第一次結婚,嫁到遠方,獨自離開家鄉。 雖然她是孫權的妹妹,但劉備身邊並沒有真正的愛戴和尊重。 同時,由於她是孫權的棋子,帶著使命而來,所以她不能在劉備面前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劉備也不會抽出時間去聽她的想法。
僅僅因為身為女性的身份,她被動地成為了這場政治婚姻的犧牲品。 這樣的壓抑和孤獨,讓孫尚祥感到無比痛苦,漸漸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她開始憎恨這段婚姻,甚至把它當成牢籠,想要掙脫。
既然如此,劉備和孫尚香的婚姻自然很難和睦相處。 他們的婚姻雖然表面上光鮮亮麗,但實際上隱藏著種種矛盾和痛苦。 這背後,是孫權對劉備的懷疑和監視,是孫尚祥對婚姻的無奈和不滿,是他們之間錯綜複雜的政治博弈。
離開劉備,回到吳國,對孫尚祥來說是一種解脫,而不是痛苦。 所以,當她得知自己有機會離開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離開!
因此,對於蘇州來說,孫權與妹妹的婚事,並不是妻子和士兵的損失,而是成功的軍事戰略;而對於劉備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他沒有失去任何東西。 唯一的輸家是孫尚祥,他看似是主角,實則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