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點。 山西省太原市環境檢測案、陝西省習市某檢測校準案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檔案,已由生態環境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監督處理。 山西、陝西兩省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要求,成立專案組,對犯罪事實“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全面查處,依法查處涉案人員。 堅決打掉犯罪團夥。藍點認為,兩家涉嫌違法犯罪的公司將依法受到處罰。 在此,慶風打算提醒相關部門,對於環保檢測造假現象,絕不能止步於對涉案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的調查處罰,而應不分誰、誰牽扯到底,以有效震懾那些敢於作弊的人。
據新京報相關報道,山西太原市和陝西省習的兩家檢測機構涉嫌詐騙,經臥底調查查實。
習一家環境檢測機構二三十人,按要求配備各種實驗室,佔據了辦公樓整整一層,雖然標榜其行為公正、服務規範,但實際上涉嫌欺詐。 本機構相關人員到咸陽市威樂口腔診所採集醫用汙水水樣時,由於汙水處理裝置未使用,排水口基本無水排放,取樣員直接拿來一盆自來水倒入醫用汙水處理裝置中, 然後從排水口取乙個“汙水樣本”帶回去檢測。
山西省太原市一家環境檢測公司不僅偽造監測資料,還在抽樣過程中與被監測企業串通一氣,通過臨時新增化學品,確保監測過程中相關指標“暫時合格”。 就連檢查人員也不忘告訴被檢企業相關人員“以後遇到檢查時要及時加藥”,以防“別人檢查不合格就麻煩了”。
現場檢測抽樣都是假的,後期還採取各種手段偽造相關資料處理。 如果不在現場檢測,可以使用酒店房間的取樣器進行氣體監測,甚至可以使用帶有“後門”的監測儀器,可以隨意更改系統中的原始資料。 而這些帶有“後門”的大流量煙(氣)測試儀,據《新京報》報道,都指向了青島的同一家電子儀器製造廠。
有沒有可能猜測,環保檢測造假可能已經形成了從檢測儀器的生產,到檢測機構使用儀器,再到環保企業上報資料的一系列環節?
據新京報報道,涉嫌詐騙的取樣者雖然自稱良心不安,但仍要按照公司要求去做,據說“因為第三方環境監測公司越來越多,它們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因此,即使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發現相關企業不合格,也必須嘗試向企業出具合格報告。
事實上,生態環境部一直在依法依規查處環境監測造假行為,甚至重罰。 2024年2月,在陝西、山西兩家檢測機構被掛牌監管前,廣東國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環境監測造假案、格林天(上海)環保科技發展公司故意更換監測樣本案、江蘇南京聯順機動車檢測服務公司出具虛假檢測報告案等三起案件, 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典型案例予以公示。
在這三起案件中,廣東國環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的80份監測報告存在未經取樣分析直接出具監測資料、故意不真實記錄或選擇性記錄原始資料、紙質原始記錄與電子儲存記錄不一致、替代樣本分析等多種偽造或篡改監測資料的行為。 虛假報告涉及45家排汙單位,涉案金額達66家49萬元,總經理羅謀輝等5名人員被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一年九個月以上一年二十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該公司因提供虛假證明檔案被罰款20萬元。
重罰之下,環境監測 為什麼人們敢於知法而違法?藍點認為,僅僅對涉嫌造假的第三方環保檢測服務商進行處罰是不夠的,還要對已經形成的打假鏈條進行全方位的打擊,從而產生相當大的震懾作用。 否則,即使被舉報的第三方檢測服務商受到查處,也會有其他第三方檢測服務商為了牟利,不惜步前輩機構的腳步,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