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安徽長江鱷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數千隻短吻鱷即將開始遷徙,從室外遷徙到室內,以度過寒冷的冬天。 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保護區內首批中華揚子鱷“就地越冬池”正式開放。 除了2000多隻鱷魚仍然通過人工轉移進入溫室過冬外,還有2000多隻鱷魚會爬進人工洞穴過冬。
那麼移動鱷魚需要多少個步驟呢?而這個“越冬池”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將養殖池塘中的鱷魚轉移到冬季房屋。 資料來源:中國**。
鱷魚又要過冬了
12月10日上午,在安徽長江鱷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養殖鱷魚養殖池中,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將池中的中華短吻鱷轉播並放入三輪車,然後運往越冬大棚。
同日上午,安徽長江短吻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啟動2024年長江成年鱷越冬轉移工作。 據報道,今年有2000多隻中華短吻鱷需要人工轉移到溫室中越冬。
在養殖鱷魚養殖池中,記者注意到工作人員抓到的鱷魚看起來並不大。 據報道,這些中華短吻鱷的年齡在7歲以下。 工作人員熟練地從水池中抓起數十條鱷魚,放進三輪車,雖然鱷魚很少在手中劇烈掙扎,但車內鱷魚的咆哮聲卻清晰可聞。
很多人的印象是鱷魚非常兇猛,徒手移動鱷魚聽起來很危險。 但事實上,在所有鱷魚中,中華短吻鱷的性情非常溫順,膽小,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但鱷魚畢竟還是鱷魚,它也保留了兇猛的本性。 因此,為中華鱷魚搬家需要專業人員操作。 工作人員說。
據工作人員介紹,“由於今年氣溫相對較高,與往年相比,向越冬的過渡已經推遲了大約十天。 過渡按降序排列。 今天是第一天,最先搬家的主要是7歲以下的小鱷魚,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需要盡快搬到室內。 在進入溫室之前,鱷魚需要沖洗和消毒。 安頓下來後,越冬室的溫度會保持在10°C左右,並有工作人員定期進行清潔和保濕,以確保中華短吻鱷安全過冬。 ”
乙隻鱷魚進入溫室。 資料來源:大灣新聞。
2000只中華短吻鱷“就地越冬”。
今年,保護區有了新的變化,“就地越冬”專案已經正式啟動,約2000只中華短吻鱷將“就地越冬”。
今年年初,保護區完成了鱷魚“原地越冬池”的建設,並在鱷魚日常生活的水池中建造了人工洞穴,不僅可以控制溫度和濕度,還可以實時監測鱷魚的狀態。 這減輕了今年短吻鱷越冬過渡工作的壓力,也為保護區人工繁育的10000多隻短吻鱷提供了更舒適的冬眠方案。
當溫度下降時,鱷魚會從洞中爬入人工洞穴。 從監控錄影中可以看出,之前已經有不少中華鱷魚嘗試進入這裡了。 工作人員表示,隨著這些“就地越冬池”的開放,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中華短吻鱷移動的場景會越來越少。
長江短吻鱷“就地越冬”專案是2024年首個金融林業改革發展基金專案,總投資1615萬元,開展了生境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的改造公升級,以及配套監測、保溫、供暖系統的建設。
專案於2024年初投入使用後,緩解了中華短吻鱷高密度攝食問題,實現了中華短吻鱷的定點監測和行為監測,徹底改變了中華短吻鱷的越冬模式,避免了中華短吻鱷在越冬再捕獲和放生過程中對中華短吻鱷的損害,為中華短吻鱷提供了更好的越冬環境。
在凶狠的外表下,是乙個溫順的性格
中華短吻鱷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2024年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是世界24種鱷魚中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中華短吻鱷作為兩棲爬行動物的冷血動物,每年12月左右會逐漸進入冬眠狀態,次年4月左右醒來。
目前,安徽長江短吻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約有10000只人工繁育的中華短吻鱷。 保護區共開展了19次中華短吻鱷野生放生活動,自2024年以來共放生了1608只短吻鱷。
根據2024年野外調查結果,預計安徽省中華短吻鱷野生種群接近1200只。 保護區內建有10個人工洞穴,大部分鱷魚會爬進人工洞穴過冬,對於少數沒有自行進入人工洞穴的鱷魚,待天氣轉冷後,會安排工作人員轉移到最近的人工洞穴。
*:透視社會綜合央視網、中國**網、安徽**、大灣新聞報道編輯製作:劉松伶、廖明娟(習)校對:李旭英。
評論:龔子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