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偉發了一條**,分享了自己三個孩子的現狀,首先是大兒子楊陽陽,還記得當年的他還是個萌萌噠的小傢伙,現在又是乙個身高一公尺八、腹肌四塊腹肌的年輕人。
說起自己14歲的兒子,楊偉也很自豪,不僅是名大學士,每個科目的成績都是A,目標是985和斯坦福,連校長都稱讚他優秀,而且性格開朗,非常懂事,吃苦耐勞,堅持學習幾年後在高爾夫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而且他在“別人家的孩子”的各個方面都發展得非常好。
然後是他家的老二,歡歡,在她上一年級的時候就展現了她驚人的學習天賦,寫作業的速度很快,還自學素描,這讓大人很省心,很輕鬆。
終於,第三樂樂,劇情急轉直下,老父親感嘆:同一批生產,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樂樂做作業慢,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在歡歡的強烈反差下,樂樂的表現讓楊薇和楊雲也開始著急,向她請家教,逼著孩子深夜刻苦學習,感冒了一邊打針一邊寫作業。
經過一番手術,樂樂很委屈,她問父母:難道我不如哥哥,難道我不是你的孩子嗎?
這個問題喚醒了楊薇夫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樂樂只是乙個普通的孩子,只是暫時不擅長學習,他們開始承認樂樂的平凡,按照樂樂的節奏,慢慢陪伴和引導,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在樂樂做得好的地方為她積攢信心。
而樂樂也確實在父母的鼓勵和肯定下,不斷進步,把以前乙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作業,到接下來的6分鐘就完成,還好。
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看見、被肯定時,就會願意變得更好,而這種內生力量可以推動孩子走得更遠。
楊薇分享的這些育兒經驗,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當我們遇到有天賦的孩子,我們偷快樂,遇到平凡的孩子時,我們需要做的是不要急躁,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積累自信。
跟著孩子的節奏走,不要把父母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太草率、太暴力、適得其反,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在育兒的過程中,多想想我們的初衷。
有網友表示,生孩子就像開啟盲盒。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你還是要多生幾個孩子,像楊偉家一樣,三個孩子,兩個為國爭光,乙個跪在地上,不會丟下報國,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