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舉行元首理事會會議,通過了《新德里宣言》。 宣言涵蓋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加強溝通與對話、共同打擊恐怖主義、論說和其他威脅等重要內容。
然而,印度是中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唯一反對者。 在宣言中,有乙份支援“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的聯合宣告,其中包括除印度以外的所有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名稱。
為什麼印度如此孤立?為什麼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一致支援“一帶一路”倡議?這背後的原因和利益是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除了印度和日本,幾乎所有亞洲國家都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中國的合作夥伴。 近年來,這些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國建立了密切的經貿關係,享受了“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發展機遇和紅利。 因此,他們自然願意繼續支援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深化。
印度則不同。 印度拒絕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主要基於兩個主要考慮,乙個是戰略考慮,另乙個是政治考慮。
從戰略上講,印度最大的擔憂是中巴關係。 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夥伴,中巴雙方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旗艦專案之一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長期敵對國家,兩國在克什公尺爾地區存在領土爭端。 印度擔心中巴合作會加強巴基斯坦,對印度構成威脅。 因此,印度一直試圖阻撓和破壞中巴經濟走廊的程序,更不用說積極參與和支援中巴經濟走廊了。
在政治上,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不願在中國面前低頭。 印度具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大國意識,希望在亞洲和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 中印兩國歷史上也曾有過邊境戰爭的經歷,該中隊曾一度在劣勢下擊敗印度侵略軍,給印度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
近年來,隨著中西方關係惡化,印度誤以為中國會屈服於西方壓力,忽視邊界問題,再次挑起邊界衝突。 但事實證明,中國並沒有受到西方制裁的困擾,而是在邊界問題上表現出強硬的態度和能力,迫使印度撤出部分軍隊。 “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實施,也讓中國在周邊和國際舞台上建立了更加穩定的局面和影響力,這讓印度感到不滿和嫉妒。
然而,從經濟角度來看,印度未能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是其自身的損失。 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加強中國對外開放,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 如果印度不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簽署國,它將無法享受這一合作框架的優勢和好處。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將與周邊國家、中亞和歐洲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聯絡與合作,形成龐大的經貿體系。 如果印度不加入,它將被邊緣化和孤立。
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時也會優先考慮“一帶一路”倡議的簽署國,因為這些國家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和機會。 這對印度的投資吸引力非常不利。
印度現在需要大量的外國投資和產業轉移來促進本國經濟和製造業的發展。 但如果中印關係不穩定,中國公司不太可能願意在印度市場進行大量投資。 這也不符合印度經濟和製造業發展的利益。
綜上所述,印度反對“一帶一路”倡議是出於戰略和政治考慮,但也剝奪了印度的經濟機會和紅利。 印度應重新審視自身立場,加強同中國等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合作,共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