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在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10位科學家代表手捧鮮花走紅毯。 100公尺紅毯結束後,科學家劉勝用筆寫著:“走艱難的路。 他還想再加一句“看不一樣的風景”,但仔細想想,國家大型儀器專案正處於關鍵時期,更好的風景在後面。
劉晟現年60歲,武漢大學動力與力學學院教授,工業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今年9月,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案“跨時空尺度薄膜生長缺陷原位實時監測調控實驗裝置”(以下簡稱“薄膜生長實驗裝置”)通過驗收。 劉勝說:“這一天,我終於看到了一些風景。 ”
兩個月後,又傳來訊息,劉勝入選2024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 “這是對國家和社會的認可,”他說。 ”
新工程就是使用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劉晟院士和同學們討論了用於跨時空尺度薄膜生長缺陷原位實時監測和調控的實驗裝置的實時資料。 長江記者胡東東 攝。
這五年是劉勝人生中壓力最大的階段。
2024年4月,他牽頭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案薄膜生長實驗裝置正式啟動,直接資助6500萬元。
從國內拿走了6500萬,壓力很大,動力也很強。 劉勝說,科研已經進入了“無人區”,開闢新路極難,但絕不能辜負國家的信任。
薄膜生長實驗裝置是劉晟10年前想要攻克的難題,提高半導體晶元的質量非常重要。
半導體晶元的製造工藝複雜,需要**、蝕刻、摻雜等加工工藝,薄膜生長是工藝之一。
如果說晶元是“國家的工業食品”,那麼薄膜的生長就是決定“食品”增長的關鍵一步,是晶元製造的基礎。
以前,薄膜是通過化學沉積生長的,在製造過程中容易出現汙染和缺陷,影響半導體的質量和效能。
劉晟研究的成膜實驗裝置,可以使成膜生長得越來越平滑,大大降低缺陷濃度,提高晶元良率和長期可靠性。
這是從“0”到“1”的突破,難度巨大。 近兩年,劉生的血壓一直很高,高壓到150mmHg,低壓到100mmHg。
今年9月1日,該專案竣工驗收。 由三位院士率領的專家組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成果突出,原創性強。
薄膜生長實驗裝置實驗室位於武漢大學東北角,六年前這裡還是乙個廢棄的學生澡堂。 實驗室對抗震環境要求高,是最適合選擇的場所。
12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特聘教授孫海定從合肥來到武漢與導師會面。 在薄膜生長實驗裝置前,他與劉晟合影留念。
孫海丁展示2024年拍攝的長江記者**。 當時,他正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劉勝出差到學校,兩人在美國薄膜生長實驗裝置前合影留念。
11年後,劉晟團隊研發的薄膜生長實驗裝置融合了超快雷射、超快光學成像、超快電子成像、真空互連等創新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二**,11年的追趕,中國在薄膜單晶生長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晶元產業鏈大致可分為設計、製造和封裝三大環節。 在晶元設計和製造過程中,中國與先進國家仍有差距,但在劉勝領銜的晶元封裝領域,中國佔據了行業技術制高點,處於並駕齊驅甚至領先地位。
2024年11月,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劉晟團隊牽頭的“高密度高可靠性電子封裝關鍵技術及成套工藝”專案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目前,該科技成果已在哈里斯、日月光集團、長電科技、晶方科技等企業得到應用,覆蓋通訊、汽車等12個行業。
很多人喜歡在文獻中做研究,這不是我的風格,我喜歡在國家的需要中找到方向。 對於所承接的課題和專案,劉勝有兩個標準:一是要有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其次,它可以為工業提供解決方案。
劉勝經常向學生強調,科研的源泉和應用必須來自行業的需求。
2024年,劉勝倡導在武漢大學成立產業科學研究院,推動新型工程建設。
很多人問劉晟,什麼是“新工程”?
劉勝回答說,新工程就是用科學的方法解決行業中的實際問題。
2024年,博士生李洋從英國牛津大學畢業,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做博士後三年,但他在2024年的求職中多次碰壁。 “找工作的時候,手裡只有4篇文章”李洋告訴記者,很多高校看到他只有4篇文章**,紛紛搖頭。 劉勝邀請李洋加入他的團隊,“*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而是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024年,李淼從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回到武漢創立庫博科技,專門從事智慧型機械人作業系統的開發。 聽說劉晟正在武漢大學成立產業科學研究院,李淼發來了求職郵件,僅僅1小時後,李淼就接到了劉晟的電話。 那天中午,在一家小餐館裡,劉勝對李淼說,你這麼聰明的人,別想著賺點小錢,要做大事,瞄準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做研發製造。
今年8月,張石離開了工作了8年的華為,也加入了劉勝的團隊。 他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加入華為後的工作是使用國外軟體對晶元設計和製造的全過程進行計算和測試。 劉勝邀請張實加入團隊,開發中國原創軟體,建立晶元製造協同設計平台。
團隊成員要有行業經驗,才能更好地服務行業,這是工業科學研究院選拔和聘用的標準之一。 劉勝強調。
從不被理解到多年後被理解。
劉勝院士和訪問研究生孫海丁觀摩了實驗樣品。 孫海丁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特聘教授。 長江記者胡東東 攝。
劉教授的許多想法都領先於業界。 長電科技CEO、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立告訴記者乙個故事:早在20世紀90年代,劉晟就提出了協同設計的概念,即在半導體產品設計的早期階段,將架構三大環節的設計、製造和封裝提前協調, 而積體電路產品的製造將被視為一項系統工程。然而,當時晶元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存在預設邊界,國內幾乎所有行業都對劉勝的建議持懷疑態度。
如今,當摩爾定律接近極限時,業界越來越意識到協同設計是提高晶元設計和製造水平的唯一途徑。
2024年,基於劉晟提出的協同設計理念,長電科技成立了國內首家設計服務事業部。 目前,事業部現有工程師100餘人,專職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協同設計服務。 長電科技曾計算過乙個賬目:乙個產品開發的生產週期原本需要七八個月,但經過協同設計後,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
鄭立感嘆,這就是科學家的偉大之處,他們更有前瞻性。 但這也是劉生北覺得困難的地方,因為他提出的理論和思想要到很多年後才能被社會理解。
從不被理解到被理解,是乙個漫長而孤獨的過程。 劉勝勉勵團隊:一定要做到“無敵小強”,時間總會給出答案。
劉勝的人生選擇似乎總是不合時宜。
劉勝最初抱著“航空報國”的理想,學士和碩士雙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設計專業,研究新型J-航空複合材料的複合材料結構。 在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學習兩年後,他決定出國攻讀博士學位。
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他本可以繼續從事航空複合材料結構的研究,但他的目光卻轉向了晶元領域。
29歲時,劉勝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 32歲時,劉勝憑藉在複合材料和電子封裝領域的成就獲得了美國**教授獎(當年美國只有30人)。 35歲時,他獲得了韋恩州立大學的終身教職。 後來,他毅然選擇回國,在華中科技大學任教。 後來,他進入武漢大學,提出新的工程改革,並發起成立了工業科學研究院。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劉勝的每乙個選擇,都是乙個重大的轉折點。
繼續做航空漫畫復合結構的研究,還是進入晶元封裝領域?他曾經走訪過美國的12個實驗室,發現自己在航空航天複合材料結構領域能做的不多:“美國有200所好學校,每所學校至少有兩名老師在做複合材料研究,也就是說我有400個競爭對手,我還能做什麼?然後我要開闢新天地。 ”
科技創新必須艱苦奮鬥。
劉勝院士和同學們對實驗結果進行了討論。 長江記者胡東東 攝。
劉晟的辦公室位於武漢大學雅各布樓二樓,這棟樓的保安陳師傅向記者“抱怨”:“劉教授最近離開了這棟樓。 每天我躺下睡覺,他敲窗戶,看了看時間,已經12點了。 最近一次,他在凌晨3點離開。 ”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後,雅各布大樓門口懸掛著“祝賀劉勝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橫幅。 陳師傅看著旗幟,感嘆道:“當院士可不容易!”
“勤奮”是對劉勝最有收穫的評價。
李洋博士剛到公司時,劉生問他:“你一周工作多長時間?”
李陽算了算,回答道:“四十個小時。 ”
劉勝說:“在你這個年紀,我每週工作120個小時。 ”
有一次兩人一起出差,李揚在看到劉勝的行程後,就沒有和他一起去。 “他晚上要坐飛機,然後坐飛機到目的地,到站後就直接開始工作,這種強度我受不了。 李揚解釋道。
李洋34歲,劉勝60歲,但李洋覺得劉勝比自己“年輕”。
夜裡匆匆忙,白天上班,是劉勝的常態。
今年7月10日晚上9點,劉勝結束了在武漢一天的工作。 因為錯過了最晚的航班,他和同事們選擇乘車前往北京,星光熠熠的800多公里旅程於次日凌晨4點23分抵達河北邢台,隨後在邢台乘坐4點56分的火車前往北京參加科研專案研討會。
為了方便工作,劉勝一家搬進了武漢大學校園內的老師公寓。 除了睡覺,他基本上每天都呆在實驗室和辦公室裡。
武漢大學動力與力學學院黨委書記孫平說了一件小事:去年,劉勝答應提前和畢業生合影留念。
他早上7點就到了武漢,8點就拍了畢業照,已經穿著學位禮服出現在了912操場上。 劉晟在孫平眼中“就像一台永動機”。
60歲了,六十歲了,你還要這麼努力奮鬥嗎?
科研既有吸引力,又很辛苦,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在解決問題,有很多人比我們聰明。 我們不一定會得到結果,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將一無所獲。 劉勝說,科技創新必須是艱苦奮鬥的。
早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讀書時,劉勝被合同規定每週至少在實驗室工作20小時,但劉勝每週最多可以工作100小時。
我一生都像陀螺一樣旋轉。 現在我已經60歲了,我什麼時候還要等到我不打架?劉勝說。
劉教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不屈不撓地砥礪前行,對科研保持著超然的純潔。 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資訊學院教授費鵬說。
2024年,30歲出頭的費鵬回國任教時,劉勝鼓勵和指導他申請了科技部“863”專案。 每當提到這一點,費鵬都很感激:“他願意花精力和時間去指導年輕人,給他們機會。 ”
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洋也有同感。在李洋入職的第一年,劉勝把一門全英文課程交給他作為主講人,帶他一起申請課題、做專案。
對於年輕人來說,劉生並不吝嗇,但要求一直很嚴格。 他提倡學生在大一就進入科研,並提醒同學們做科研的目的不是為了發表文章、保證研究,而是為了提高知識創造能力,提高批判能力,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
劉勝總是提醒團隊中的年輕人:“你們比我們這一代更年輕、更聰明,身體素質比我們好,需要繼續推動科技的發展。 ”
長江**記者張維娜海報陳志胡新)。
編輯:張靜]。
更多精彩資訊,請使用應用市場**“大武漢”客戶端,請勿授權**,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付費。 24小時報報**:027-592222222。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以通過郵件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處理。 電子郵件位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