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我們從潿洲島乘船返回北海市,導遊帶我們參觀了金海灣紅樹林風景區。 這個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區是中國最具濱海濕地風情和漁民文化內涵的景區。
金海灣紅樹林風景區位於北海市東南約15公里處,與被譽為“世界第一海灘”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北海銀灘相連。
這裡我想多說一句:景區內道路寬敞平坦,為了給遊客賺錢,還需要乘坐景區觀光巴士去,旅遊巴士是進不去的。 現在全國旅遊景區的這種賺錢趨勢應該被剎車了!
一路上,您會看到海邊一望無際的紅樹林,這是熱帶和**沿海地區潮間帶獨特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 素有海林之稱,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神秘神奇,生於海邊,隨漲潮隱匿,隨潮退。
整個紅樹林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由紅樹林觀光帶、金色沙灘和主公園三部分組成。 該地區有2000多畝的海洋“護林”紅樹林,棲息著數百種鳥類、昆蟲、貝類、魚、蝦、蟹等生物,是我國罕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紅樹林是一種獨特的木本胎生植物,紅樹林的胎生方式非常特別。 當紅樹林種子成熟時,它們不會掉落,而是在母樹上發芽,將幼根向下伸展,胎兒根部爆裂成莖,在上端生出兩片葉子,將它們變成一棵幼樹。
一旦幼樹長大,它就會自行從母樹上掉下來。 由於莖根較重,幼樹垂直落下,幼根很好地插入沙灘泥中,繼續獨立生長,一到兩年後長成小灌木。
我們沿著風景優美的棧道欣賞了兩旁的紅樹林,並聽取了導遊介紹紅樹林的生長環境和特點。 紅樹林本身並不是紅色植物,但紅樹林中的樹皮富含單寧,可以提取紅色染料,因此被稱為紅樹林。 如果樹皮被切割,與空氣接觸氧化時會呈現紅色。 所以它被稱為紅樹林植物。
紅樹林是指生長在熱帶地區,被週期性潮汐淹沒,主要由紅樹林植物或樹木組成的潮灘濕地的木本生物群落。 此外,紅樹林具有獨特的功能,是唯一可以在熱帶地區沿著海灘的泥濘和海洋生長的綠色灌木,因為它們的根和葉可以過濾掉殺死植物的鹹水。
從種子成熟到完全成熟,在紅樹林中創造生命的過程可以與哺乳動物生育後代的行為相提並論。 適應海水、胎生幼樹、紅樹林這兩個特性在植物中是罕見的,因此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和人們的高度重視。
景區內的紅樹林屬於沙質紅樹林,面積約2000畝。 金海灣的沙地平坦,陽光充足,雨量充足,非常適合紅樹林生長。 紅樹林也是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獨特景觀。
在這裡可以欣賞到羊群飛向天空,漁民捕海,紅日金沙灘的詩意,以及詩人王波的“落霞與孤鳥一起飛翔,秋水與天空同色”。 “這句名言在這裡得到了驗證。
我們親切地稱之為“海林”的紅樹林,也是鳥類的天堂,景區內的紅樹林中棲息著各式各樣的海鳥,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白鷺鳥,一群白鷺在森林裡覓食嬉戲,樂在其中,偶爾被漁民嚇到, 百鳥飛翔的場面壯觀。
潮汐每天都在漲落,紅樹林也周期性地浸泡在海水中,潮汐的漲落與月亮的運動有關,紅樹林也相應地調整著自己的生活節奏。
這是因為紅樹林有乙個非常奇特的功能:反向濃度梯度吸收。 這種獨特的功能使紅樹林能夠有效地預防和減少赤潮的發生,促進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同時,成熟的紅樹林擁有茂密的葉子和發達的根系,也可以形成抵禦風浪的天然屏障,保護海堤。 此外,紅樹林通過以凋落物的形式轉化食物鏈,為魚、蝦、貝類和螃蟹等淺層濕地生物提供營養豐富的營養物質。
退潮時,寬闊的沙灘上留下了無數的貝類、螃蟹、沙蟲、泥漿,當地漁民和男子都走出家門,用工具捕魚。 他們的工具分為鋤頭和鏟子兩種,男性使用鋤頭,女性用力較弱的鏟子。
如果你看到海灘上有乙個小洞,洞裡有水和小氣泡,說明洞裡有東西,需要非常快地挖洞,趕緊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有時是沙蟲,有時是貝類,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傍晚時分,我們到達了紅樹林景區,正好看到漁民們從海邊回來,正是海邊的譚家。 他們喜歡穿它"Tanjia 帽子"。"Tanjia 帽子"它由竹葉製成,直徑約40厘公尺,帽簷約5厘公尺,頂部呈六角形。 "Tanjia 帽子"做工精細,織造精湛,外觀塗有淺色漆,紮實光亮。
看他們背負的擔子,一端是海器,一端是今天的收穫,應該是滿載而歸。
這些海員都是附近的村民,其他村子的人不能只是來抓海。 由於海產品資源有限,因此需要加以保護。 在這裡捕魚是當地人的謀生手段,他們的生活離不開這片大海。
在紅樹林觀光區的東北部,有一座潭家民俗園,是潭家民俗文化公園的景區。 參觀者可以在這裡看到譚家的家、生活、工作工具、釣魚裝置、展廳、表演等物品。
“檀家”是中國沿海地區水上漁民的統稱,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份。 譚家屬於漢族,既有漢族的主要風俗習慣,也有其獨特的生活風俗習慣。 由於他們沒有土地,靠水為生,坦卡人形成了一些與陸上社會不同的習俗。
《抓海》中沙蟲女的雕塑,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要去抓海的場景。
這是紅樹林灘上的一組雕塑,展示了譚家奔向大海的場景。
《釣魚箔》描繪了短歌一家在釣魚箔中捕魚的場景,他們大多在夜間工作。 為了方便找魚,除了漁具外,還應該帶上釣魚燈。
《快樂的童年》作品展現了譚家母女的生產生活。 母親背著魚籠下海捕魚,女兒背著小魚簍跟在母親身後。 我也過去湊熱鬧,看看媽媽釣了多少魚!
在譚家這裡拍照,了解了譚家的生活風俗,也和譚家有親戚關係!
這幅作品描繪了一位漁婦在捕魚暫停期間編織和修補漁網的勞動場景,她的妻子曾經以友好的方式與他們牽手。
參觀完潭家風情園後,我們在這裡等景區觀光巴士,準備回酒店。
這是我們在廣西的導遊,阿輝,我邀請她在機場拍照,她欣然答應。 在廣西的這幾天,阿輝非常努力,一路上給我們介紹了廣西的很多風土人情,讓我受益匪淺。 我在廣西旅遊文章中寫的一些知識,都是從阿輝的介紹中學到的。
特別讓我感動的是,我們到達廣西南寧的第二天,在乘公交車去北海的高速公路上,妻子突然發現自己的手機一直被遺落在南寧的酒店房間裡。 當時妻子有點著急,阿輝看到這一幕,立刻聯絡了南寧賓館。 對方找到手機並拍照確認後,阿輝安慰妻子不要擔心,並提前支付了郵資,並立即聯絡南寧賓館將手機快遞到北海住宿酒店。 到北海賓館我老婆高興的拿到了手機,在這裡我們非常感謝阿輝對遊客的熱情服務,她能為遊客處處著想,是我們貼心的人。
速覽:
從元朝到清朝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譚人被欺負,他們沒有部落,沒有田地,靠海為生。 對海岸原住民的規定"譚人"他們不被允許住在岸上,他們不被允許讀書和寫字,他們不被允許與岸上的家庭結婚,他們從未出現在科舉考試的名冊上"譚人"名字。 政府也沒有對浮動漁民進行登記,他們也沒有戶籍。
解放前,它們也被稱為海,因為它們常年在海上漂流"吉普賽人"人。 過去,有人認為短歌家族之所以叫短歌家族,是因為短歌家族常年生活在海上,比如蛋殼漂流在海面上也有人認為,譚家常年與海上風浪搏鬥,生存險境,有著獨特的謀生手段,生活不安全,脆弱如蛋殼,故稱譚家。 坦卡人主要分布在南海,以捕魚為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譚人陸續上岸定居。 他們不是乙個獨立的民族(其中大多數是漢族),但他們有著獨特的文化和獨特的民俗。 由他們創造"水上婚禮"它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們再來介紹一下另一種廣西小吃:籺。
*這是我在潿洲島的早餐,用葉子包裹的點心是“籺”,開啟時是糯公尺做成的小餅乾。 導遊向我們介紹,這是當地獨有的小吃,我品嚐了桂花餡,老婆品嚐了椰子餡,非常好吃。
籺,在普通話中發音為“hé”,是一種傳統的特色食品,是古代人們在新年假期使用的神靈祖先的貢品。 用鮮葉製作醬汁,餡料是肉和蔬菜的鹹味,芝麻和花生的甜味,以及橘皮和醬油的調味料。 每個家庭根據自己的口味,對上述食材都有不同的搭配。
包粽子、吃粽子是廣東人最古老、最傳統、不可缺少的習俗,不同的節氣會做不同的季節,冬至、春節、二月。
二、端陽、婚禮等場合都會做。 時至今日,人們仍保持著吃公尺飯慶祝新年的習俗。
至此,我的廣西遊記都結束了,最後感謝大家帶著我的文章去廣西旅行,分享我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