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了近乙個月,從2月24日爆發到現在,雙方的軍事對抗和政治博弈一直沒有停止。 而在這場戰爭的背後,俄羅斯一直在對烏克蘭的電力設施進行精確打擊,在烏克蘭引發了一場電力危機。 自10月8日克里公尺亞大橋被炸以來,俄軍自10月10日以來對烏克蘭電力設施發動了持續的精確打擊。 隨著時間的推移,烏克蘭受損的電力設施數量有所增加,已達到 50%。 11月23日,俄軍再次大規模打擊烏克蘭電力設施,烏方停電人數突破1200萬人。
這場電力危機對烏克蘭社會的運作和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電力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瞥見人們的生活可能會讓我們瞥見烏克蘭公民的真實生活:恐慌中的救援和自救。
俄軍撤退的主要原因是準備不足已經兩個多月了,按照失土留人的作戰原則進行的戰略調整,使撤退從措手不及到武力撤退,再到主動撤退:縮小戰線, 減少戰鬥損失,加強防禦是其目標。從過程來看,蘇羅維金的撤退已接近尾聲,俄軍不會主動進行大規模撤退。 原因:
1.被動撤退:烏軍閃電戰哈爾科夫,俄軍空無一人,措手不及,損失人員,大步撤退。 所以在伊久姆,俄軍丟棄了很多裝備。
2.撤退:烏克蘭軍隊猛攻雷德曼。 俄軍被擊敗,再次撤退。 戰鬥中沒有迎來增援部隊,不得不撤出,與哈爾科夫不同,俄軍進行了抵抗。
3.主動撤退:俄方撤離平民,撤離**機構,撤離第聶伯河右岸部隊。 大約 30,000 名士兵和 5,000 件裝備在烏克蘭軍隊面前撤出。 該師部署在第聶伯河左岸以及扎波羅熱方向。 俄羅斯主動收縮戰線,放棄無法防禦的死水,目的是穩定陣地,不撤退。
4.撤退的底線:克里公尺亞,乙個俄方難以放棄的地方。 從歷史和戰略上講,克里公尺亞是俄羅斯的核心利益。 所以克里公尺亞陸橋:赫爾松右岸、扎波羅熱、頓內次克和亞述海沿岸,俄羅斯不會放棄,也不會放棄。 因此,目前在烏南的戰線應該是俄羅斯的最後陣地。 在扎波羅熱方向,在頓內次克方向,在赫爾松渡第聶伯河,俄羅斯不會再次撤退。
轟炸,與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同。
10月10日,俄羅斯改變戰術,開始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飛彈襲擊。 這一輪飛彈襲擊與其他任何一輪飛彈襲擊都不同。
1.轟炸目標:俄羅斯飛彈擊中了以前沒有受到攻擊的目標:烏克蘭指揮結構,例如10月10日對烏克蘭安全域性大樓的襲擊;烏克蘭通訊節點,如敖德薩的烏克蘭網路資訊中心,遭到轟炸;烏克蘭的電力系統:烏克蘭的火力發電站、水力發電站、變電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向基輔供應750 kV的超高壓變電站也......被摧毀緊接著,俄方襲擊了烏克蘭的石油倉庫和儲氣設施。 在克里公尺亞大橋被炸之前,上述所有目標都沒有觸及。
2.轟炸時間:襲擊當天,烏方表示,俄羅斯已派出**5-6億美元飛彈,10月13日,烏方**表示:“由於飛彈耗盡,俄方的攻擊將很快停止。 “但緊接著俄軍空襲,低成本的天竺葵二號蜂群襲擊,從價效比來看,烏克蘭無法完全攔截它。 烏克蘭認為,俄羅斯正在用完帶有廉價自殺式無人機的烏克蘭防空飛彈。 一架不到4萬美元的自殺式無人機將能夠對抗一枚每枚價值數十萬美元的防空系統攔截飛彈,這場戰鬥不會打。 空襲仍在繼續,11月15日,俄軍對烏克蘭發動了自衝突開始以來最大規模的轟炸。
3.轟炸的結果:連續轟炸,摧毀了烏克蘭40%的能源和電力系統,直接影響了烏克蘭城市的供暖系統、供水系統、生產系統、道路交通系統。 烏克蘭**於11月17日表示,能源短缺和不穩定將造成致命後果,導致數千萬人沒有電和暖氣,並聲稱該系統和道路運輸系統可能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