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大理州祥雲縣,回鄉創業的這幾年,我見證了家鄉的巨大變化。
祥雲縣位於大理州東部,素有“彩雲之鄉”之稱。 風景秀麗,自然資源豐富,是乙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地方。 但在很多年前,它有點落後於其他城市。
記得上大學前幾年,祥雲周邊大部分村子的交通狀況比較差,道路狹窄崎嶇不平,村民出行和運輸物資都不是很方便。
我村主要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進行生產,但由於缺乏現代農業機械和技術,產量和效率相對較低,大部分人依靠天氣來獲取食物。 如果發生乾旱,就有可能沒有收成。
此外,村里缺乏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村里也沒有初中,我們不得不去20多裡外的另乙個村子上學。 如果家裡有人生病住院,只能坐車去縣城。
當時,祥雲縣農村面臨貧困、落後、公共服務不足等諸多挑戰。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國家對農村發展的重視,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一切都變了。
首先是運輸。 村莊與道路相連後,出行變得越來越方便。
記得小時候,通往村外的路都是土路,下雨的時候就變得泥濘不堪。 如今,村里的道路早已變成寬闊的柏油路,拖拉機已被汽車和農用機械所取代。
交通的便利性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經濟和就業機會,農產品也可以更方便地運出去,自然也有很多外來的投資機會和資源,也很容易進入我們的村莊,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發家致富的機會。
如今,幾乎每家每戶都使用現代農業機械,從播種到收割都是機械化的。 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由於農業機械化的提高和農業技術的進步,農產品的產量也大幅增加。
2024年,祥雲縣糧食總產量為1740,000噸,到2024年,這個數字增加到2080,000噸。 這說明農民的糧食產量增加了,農業的經濟效益也相應提高。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農產品的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現在祥雲縣擁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這些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有的已經出口到國外,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實惠。
收入增加了,大家的思想也提高了。 過去,農業結構主要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但現在,它已逐漸轉向多樣化的農業結構。
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也在擴大,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經濟資源,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除了農業的變化,我家鄉的教育和醫療水平近年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過去,村里只能上小學,學校條件很差,全校只有兩名老師。 現在,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老師中學習習,課桌椅和各種教學裝置都是全新的,學校科目齊全,師資力量強大,因此他們不再需要長途跋涉到學校。
村里的醫療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老家的衛生院不僅引進了先進的醫療裝置,還聘請了專業的醫生,讓很多常見的疾病在衛生院都能解決,不用一直去縣醫院。
看到家鄉的變化後,我也被感動了,決定回村創業。
回到村里後,我根據大學專業主要從事農業。 在這幾年的農業種植中,我也嘗到了豐收的喜悅和滿足。
祥雲縣屬氣候乾燥,適合種植柑橘和冬桃,不僅含糖量高,而且口感細膩甜美。
現在是冬桃成熟的時間,我和家人每天都在忙著採摘、採摘、銷售冬桃。 雖然工作辛苦,但看到冬桃的收穫能給家裡帶來可觀的收入,我感到非常滿足。
隨著祥雲縣農業產業的發展,目前冬桃種植已實現規模化、專業化。 我們村有不少人加入了冬桃種植合作社,通過技術培訓和科學管理,冬桃品質得到了提高,產量也大幅提高。
今年的收成創下歷史新高,我們的冬桃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很多商家都提前訂房了。
冬桃的豐收不僅給農民帶來了經濟效益,也帶動了我村旅遊業的發展。 許多人來這裡是為了親身體驗採摘冬桃的樂趣。
隨著**數量的增加,我們還在村里開設了農舍和民宿,為遊客提供更豐富的旅遊體驗。 就這樣,我們的冬桃成了祥雲縣的一張名片,吸引著更多人了解和關注我的家鄉。
我為家鄉的發展感到自豪,對自己和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到滿意。 我堅信,只要我們願意努力,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我的農村奮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