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說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怎麼可能呢?
對我們來說,賺錢是目前最堅定的信念之一。
賺錢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搶別人手裡的蛋糕,是掠奪性的錢,另一種是把蛋糕做大再分蛋糕,對賺錢是有建設性的。
搶蛋糕自古以來就存在,也是最快的賺錢方式之一。
草原人動不動就來與秋風作鬥爭,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的各種形式的掠奪其實是一樣的,前者就是打獵,玩一波秋風再養幾年,後者是俘虜掠奪, 定期飼養和收穫它。
在當今文明社會,這種野蠻的掠奪方式當然不存在,但掠奪的道路從未斷過。
比如,尋租式的權力賺錢,本質上是一種財富的“轉移”,即掠奪。
再比如,有些商制蛋糕太大了,從你的盤子到我的盤子來回走動,本質上是一種掠奪。
還有**,或者說金融本身就是一種掠奪,買賣雙方期待的對抗,買就走,開放!錢從錯誤的猜測變成了正確的猜測。
掠奪的規則就是金融市場的規則。
另一種方式是分蛋糕,大家一起做蛋糕,而這個蛋糕就是對別人、對社會有價值的東西,然後把這些價值——錢貨幣化。
製作蛋糕本質上是創新。
而分蛋糕是它自己在製作蛋糕過程中的作用,無論是螺絲螺絲、生產線,還是加工廠
螺絲很容易理解,我們每個人在搬磚的過程中都扮演著螺絲的作用,不同位置的螺絲可以分為不同數量的螺絲渣。
生產線呢?生產線是一顆螺絲釘,利用勞資槓桿。
如果你帶領乙個10人的團隊,完成乙個只能由20人製作的蛋糕,你就有資格多拿9個人的蛋糕,這就是管理槓桿。
當然,現在生產線智慧型化了,人們不一定要用團隊槓桿,還要用網際網絡槓桿,用AI,用各種工具,完成20個人、30個人,甚至100個人都能做出的蛋糕。
網際網絡上的工具不分蛋糕,你只需付給他們電費,或者支付費用,剩下的蛋糕就是你的了。
至於加工廠,那就要用資本槓桿,你要用錢賺錢,用錢買原料,多做餅,然後把一些分給螺絲,留下一些反饋給資本,剩下的就是你自己了。
大多數時候我們說賺錢的時候,我們說的是第二種方式,就是努力工作,公升職加薪,然後去創新創業,賺大錢。
但在這條路上,大多數都是螺絲釘,通過創新成就偉業的,寥寥無幾。
相反,在掠奪的第一線,依然有源源不斷的財富神話,某某一夜成千萬富翁,某某遇到了好機會,押注了一筆對的投資,分分鐘就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所以,賺錢不是一輩子慢慢賺的,而是在發現機會後,需要3到5年的時間,省去所有的雜務,賺夠一輩子的錢。
然後一邊做平凡的事情,一邊探索其他新事物,重複這個過程,看看有沒有機會賺到足夠的錢給下輩子——不,不會太糟糕,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打一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