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發表於《紐約時報》,2024年11月8日作者: Maya Phillips
非常很少有電影製作人能達到宮崎駿的奇思妙想、技巧和講故事的高度,而這位編劇兼導演的現代寓言似乎證明,乙個人的頭腦整天飛來飛去——在各個方面——不僅是一種錯誤,而且是一種美德。 從 1988 年的《龍貓》到 2001 年的奧斯卡獲獎動畫長片《千與千尋》,天空是宮崎駿最喜歡的遊樂場之一。 飛行的人物經常跨越身體和精神的領域。 它們在不同的世界和存在狀態之間移動。 在宮崎駿的新作《蒼鷺與男孩》中,飛行甚至成為生與死之間的通道。
飛向成人生活
宮崎駿的主角通常是兒童或年輕人,被迫面對乙個有缺陷的世界的現實。 這些角色經常在某種巨集偉的、可能是致命的冒險之後醒來——而且往往是在半空中。
《千與千尋》中的千尋和白龍(上圖)和《魔女送貨上門服務》中的琪琪(下圖)都在空氣中經歷了改變生活的啟示。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作品的縮影,將民間傳說和魔術與他精心手繪的畫作相結合。 主人公千尋是乙個小女孩,為了營救已經變成豬的父母,她在怪物澡堂工作。 千尋處於過渡狀態:影片開頭,她和家人正在前往新家的路上,而十一二歲的千尋本人則在童年的驚恐天真和青春期的倔強之間搖擺不定。面對如此奇幻的境地,她不得不承擔責任,帶領家人回到人間。
當她的啟示時刻到來時,她正與白龍一起在空中飛行,白龍是乙個可以變成龍的河神。 千尋對童年的記憶揭示了白龍的真名,從而使他擺脫了詛咒。 與宮崎駿的許多作品一樣,《千與千尋》表明,要達到成熟並成為我們自己故事的主角,關鍵是保留我們童年的夢想、感受、思想、思想和記憶,這些東西讓我們回到最親密的自我。 在宮崎駿的作品中,飛行不僅僅是距離的跨越,更是時間的流逝:從童年到成年,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
在《女巫信使服務》中,魔法少女琪琪也有乙個成人時刻,類似於魔法訓練結束時的空中時刻:她的朋友處於危險之中,她必須克服焦慮,才能恢復暫時失去的飛行能力。 她踏上從街上借來的掃帚,緩緩積攢起身所需的力量,掃帚的鬃毛開始噴發,一陣風將她吹向空中,讓她再次在空中翱翔。
飛向天堂
宮崎駿的電影特別引人注目的乙個方面是,它們可以自然地表達導演的政治觀點,而不需要煽動或宣傳。 宮崎駿是著名的環保主義者和和平主義者,在他的故事中,主人公經常被捲入自然與社會的衝突中。 然而,除了神、動物、神秘生物和人類之間的戰爭之外,宮崎駿幾乎總是為我們帶來某種天堂,他的主人公一定會飛向天堂。
在《風之谷》(上圖)和《天空之城》(下圖)中,兩位公主飛向新世界。
在《風之谷》中,公主頭銜的主人公乘坐滑翔機,在她居住的有毒的後世界末日荒原上發現了乙個重大發現:在被汙染的土壤表面之下,有乙個健康的地下世界,乙個大家都以為已經滅絕的新世界。 《天空之城》中的希爾達公主也飛向了乙個勇敢的新世界,這個世界以“拉普達”的形式存在,即一種漂浮在雲端的**城堡。 這是乙個失落的天堂,先進技術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由於世界遠離地面,大多數人認為這只是乙個神話。
飛向自由,遠離戰爭
娜烏西卡和希爾達必須在空中戰鬥才能到達他們的烏托邦,兩人都沒有被大火所嚇倒。 但不僅僅是他們,在宮崎駿的電影中,角色的奇幻飛行——無論是真實的還是隱喻的——經常被戰爭分散注意力。
飛機的飛行可以是太空中的實際轉移,也可以是象徵性的轉變。
歷史電影《起風了》講述了日本航天工程師堀越次郎的故事,以乙個夢為開端,堀越次郎乘坐一架像鳥一樣的“羽毛”翼飛機快樂地飛行,但他的飛機最終被一艘惡毒的軍艦摧毀。 這是電影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他夢想著自己正在未來的飛機上工作,他向他的主人公、義大利工程師喬瓦尼·巴蒂斯塔·卡普羅尼(Giovanni Battista Caproni)尋求建議,他夢想中的飛機就像一艘飛行的遊輪,乙個休閒和有趣的地方。
這部電影最引人入勝的場景之一是,年輕的堀越次郎想象一架飛機飛過繁星點點的夜空,抬頭仰望,但沒有戴眼鏡,黑暗的夜空中只有模糊的星星。 想象力彌補了他視力的不足,他在夜空中看到了壯觀的一幕,乙個有些藍的煙灰色夜晚,漸漸變成了明亮的綠色和黃色的雲朵,帶有紫色和紅色的點綴,彷彿與夕陽的顏色相得益彰。 這些絢麗的色彩一縷縷地公升起,變成了一幅夢幻般的水彩畫,隨著幾架飛機飛過,影象突然塌陷在年輕的堀越次郎驚訝的臉上。
對於像堀越次郎這樣的夢想家來說,飛行是神奇的。 他的飛行器與他的夢想世界密切相關,在那裡他可以創造任何他想要的東西,但在他醒著的時候,他被迫看到他的設計被用於戰爭。 飛行意味著自由,但人類對飛行的使用有其自身的目的。
《紅豬》中的豬飛行員馬可和《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魔術師哈爾都使用飛行來逃避周圍的衝突。 馬可經常受到義大利法西斯分子**的糾纏,因為他不願意利用自己的飛行技能為政權服務。 他過著賞金獵人的生活,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在不犧牲自己的信條的情況下保持某種飛行員的自由。 哈爾最初變成了乙隻鳥,以逃避戰爭的召喚。
他們都必須付出代價:在《起風了》中,堀越次郎看著他的新飛機在天空中翱翔,但立即看到它將受到多麼大的破壞。 戰場經歷和早期的飛行生涯讓馬可產生了憤世嫉俗的態度,這似乎是他變成豬的原因。 每當哈爾變成乙隻鳥時,他幾乎完全失去了人性。
飛向你身後的世界
在宮崎駿的許多電影中,鳥和人都屬於同一脈絡,就像新電影《蒼鷺與男孩》一樣,講述了乙個名叫牧神的男孩被蒼鷺引誘到生與死之間的永恆之地,在那裡他找到了已故的母親和失蹤的繼母。 蒼鷺其實是乙個變形的人類,他在另乙個世界遇到的會說話的鸚鵡和鵜鶘也是人類,試圖同時存在於這個超凡脫俗的社會的兩個不同階層之間。
鳥類和人類在蒼鷺和男孩中穿越不同的世界。
寫《蒼鷺與少年》的宮崎駿已經82歲了,這是他關於人類死亡題材最直白、最連貫的**。 然而,生與死的鴻溝是可以穿透的,並不比童年與成年、夢與現實、人間地獄與天堂的隔閡更緊。
宮崎駿筆下的主角出生在不完美的世界裡,人們生病、死亡、參戰、肆虐,但即使是對人性最憤世嫉俗的描寫,哪怕是在強調我們最可怕的衝動時,他的電影最終都是最有希望的夢想——就像經典的夢......我們有時有夢見自己在飛。 宮崎駿告訴我們,飛行是人類為數不多的能夠實現某種超越的具象方式之一,而這種超越是多麼的美好。 它讓我們看到真實的自我,我們真正的潛力。 但他從不忘記提醒我們,哪裡有天堂,哪裡就有土地。 但它落在哪裡取決於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