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交付量創年新高!12月,MLF增8000億續集

Mondo 財經 更新 2024-01-29

12月15日,央行開展1.45萬億元MLF操作,利率250%,與上月持平。 12月MLF到期日為6500億元,當月經營規模達到1.45萬億元,即後遺症金額增加8000億元,在上月6000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增幅。

東方金城首席巨集觀分析師王青表示,MLF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即將大規模發行1萬億元國債,重點做好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控制國債融資成本,穩定貨幣市場執行。

淨投資8000億元。

12月,MLF繼續大幅超過續集。

12月15日,為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足,對沖債券發行、支付等短期因素影響,適當維持中長期基礎貨幣,央行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500億元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45萬億元, 利率維持在18% 和 25%不變。 由於本月6500億元MLF到期,MLF繼續實現“成交量增價”的後遺症,淨投資額創今年新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斌認為,本月MLF續期繼續大幅超額,實現淨投資8000億元,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緩解流動性緊張預期,加強貨幣財政政策協調。 二是緩解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壓力,穩住對實體經濟的支撐。 三是銀行間同業存單利率居高不下,遠超MLF利率,銀行機構對MLF的需求明顯增加。 第四,在效率提公升、防空轉移、穩匯率等多重考慮下,傳統聚合工具空間縮小,MLF等增量後遺症成為當前政策選擇。

資料顯示,11月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月均收益率公升至259%,已連續兩個月高於250%MLF開工率;進入12月,截至14日的乙個月的平均收益率進一步上公升至266%;其他短期利率,如DRO07,也繼續高於短期政策利率(央行的7天逆回購利率)。

當前,我們正處於推動經濟復甦勢頭持續恢復的關鍵階段,要保持合理充足的市場流動性,遏制市場利率過快上行勢頭,穩定市場預期。 可以看出,近期央行持續實施大規模逆回購,MLF的大規模增持將有助於緩解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壓力。 王青認為。

短期內沒有必要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

12月MLF利率與上月持平,連續4個月保持不變。

溫斌認為,隨著政策利率的兩次下調,1年期和5年期LPR**也自今年年初以來分別下調了20BP和10BP,對信貸交付的影響已初步顯現,四季度新一輪信貸景氣度相對較好。 目前仍處於政策效果觀察期,短期內無需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

另一方面,自8月31日起實施存量抵押貸款降息,截至9月底,已下調超22萬億元的存量房貸利率,加權平均利率下調73個基點,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部分降低政策利率的效果, 減少短期內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的需要。同時,12月14日,北京、上海同步放寬房產限購政策,下調按揭貸款利率下限,實質上降低了新房貸款成本,將提振市場信心,減少再次下調政策利率的必要性。

王青認為,MLF持續大幅上調,意味著央行為增發國債降低準備金率的概率正在下降。 不過,短期內仍有可能實施全面降準。 截至本月,MLF餘額已達70750億元。 歷史規律表明,當MLF餘額超過5萬億元時,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會相應增加。 這主要是為了優化銀行體系的資本結構,增強銀行經營的穩健性。

降息和降準等結構性工具仍在央行的工具箱中。

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MLF到期日將繼續處於高位(月度到期分別為7790億、4990億、4810億)。

王青認為,屆時不排除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替代部分到期MLF的可能性。 這也可以兼顧春節期間的流動性安排,同時表明貨幣政策將繼續朝著穩增長的方向努力,這將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鞏固經濟復甦的積極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份最近一次降準後,目前金融機構加權平均準備金率約為74%,即 5存款準備金率0%的下限仍有一定空間。

至於未來是否會繼續降息,王青認為,這主要取決於巨集觀經濟形勢,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12月,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4年要繼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適度下降”,未來一段時間國內物價處於低位,2024年美聯儲轉向降息, 這將進一步減少對國內貨幣政策靈活執行的制約。預計2024年上半年MLF利率可能會下調一次。 這符合引導巨集觀利率水平、推動經濟增長回公升至潛在水平的需要。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巨集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從中國內外部經濟環境來看,降息降準的總工具,以及MLF、轉貸、公開市場操作、PSL等結構性工具仍在央行的工具箱中。 一方面,中國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政策處於常規區間,物價執行在低位,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金融體系保持韌性和靈活性,政策空間仍然充足另一方面,中國需要進一步激發微觀實體活力,加強與財政等政策的協調,更好地提振市場預期,促進經濟穩步復甦和提質增效,繼續放寬穩健貨幣政策格局。 通過聚合工具與結構性工具相結合,降低投資和消費成本,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責任編輯:石健 |審稿人:李金宇 |評論:李震 |主管:萬俊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