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的文學、藝術、科技。
從東漢的文藝、科技等方面,我們可以進一步窺見東漢的面貌。
文獻。 東漢文學隨著時代而變化。
早期基本繼承了西漢的風格,修辭華麗。
中期,由於政治上的黑暗,學者的力量減弱,文學陷入低谷,然後逐漸恢復,寫作風格發生變化。
後期文學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峰,直接開啟了魏、晉、南北三代的文學。
東漢的文學作品主要包括賦、散文、岳府詩三種形式。
1.傅。 大富在西漢武帝時代發展得相當成熟,所以東漢很難取得進展。
發展的步伐,由此而代之的是各種抒情作品的小傅。 這些小傅大多擺脫了大傅的奢侈和刻板的格式,意境比較新鮮。 特別是東漢末年亂世的悲慘處境,為小傅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內容更注重情感的自由表達和痛苦、抑鬱的宣洩。
2.散文。 在散文方面,主要是班固所著的《漢書》。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的又一部史學名著,也是東漢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
在東漢晚期,也有一些批評社會現實的政治文章。
3.岳府詩。
東漢詩歌大多是“悲歡離合,命運送出”的優秀民間作品。 它的大部分內容都能廣泛而深入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
在當時岳府民歌的影響下,也有一些仿越府寫成的五字詩。 這些作品比《月府詩篇》還要長。 題材多樣,借鑑了月夫的手法,敘事更加曲折,字句易動,意境雋永。 以《十九首古詩》為代表,說明東漢晚期文人五字詩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4.史學。
1.《漢書》
東漢史學家班固所著的《漢書》是繼《史記》之後的又一部史學名著,也是中國史學史上第一部王朝史著作。
班固花了20多年才完成《漢書》的大部分內容,但班固卻因捲入鬥仙事變而死在獄中。
《漢書》編年始於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年),結束於王莽帝四年(公元23年),歷時12代,距今230年。 內容巨集大,結構嚴謹。 包括12個時期,8個表格,10個編年史,70個傳記,共100篇文章。
《漢書》廢除了《史記》中“家”的風格,《史記》《表》《編年史》《傳》四個部分的編排方式與《史記》幾乎相同。
“編年史”和“表格”用於記錄事件和歷史程序。
將“書”改為“志”,刻意突出了“御訓”在全書上的主導地位,加強了“訓”的綱領性運作,這一做法受到後世的高度重視。
“傳記”用來描述各民族、少數民族的歷史,內容比較充實。
漢書首次創立了《百官百臣表》和《古今百姓表》。
同時,《漢書》還開創了刑法、五行、地理、藝術文學等。
2、《韓姬》。
東漢的另一部史學著作是荀越所著的《漢輯》,是一部西漢史編年史,共三十卷。
該書的主要目的是對《漢書》進行刪減,並對其進行簡化,因此內容基本超出了《漢書》的範圍。
《漢記》的貢獻在於,繼春秋時期和《左傳》之後,它再次採用了編年史的風格,成為與《漢記》傳記並重的兩種基本史書體裁。
5. 文字。 《碩文傑字》(簡稱《碩文》)成於東漢,是第一本系統分析漢字形狀、研究漢字起源的漢字書。
十四本原創書籍和一本敘事。 正文以小篆為主,包括9353字,古文、周文等不同重文1163字,注釋133441字。
全書將集結形式為四字,七字押韻,先部首排列,分為五百四十個部分,改變了周、秦漢字的編纂方法,作者徐申總結了以往“六書”理論,創造了一種系統的文字解釋方式,即先解釋文字的含義, 然後分析形狀結構,然後解釋發音。
碩文墩子奠定了漢字古字的基礎,為後人理解古漢字、古文獻和古代歷史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書在流通中屢次被篡改,本書由宋旭軒主編,與原著大相徑庭。
徐將每篇文章分為兩卷,共30卷,共9431字,重複1279字,評論122699字。
後世學者把研究《碩文》作為專門研究,其注釋有幾十部,其中段玉慈的《碩文釋詞》、桂甫的《碩文釋詞》、王雲的《讀爍文句》、《碩文釋例》和朱俊生的《碩文同尋定生》最為著名。
第一條畫。
東漢時期的繪畫成就非常高。
當時,官僚和豪門經常用石頭來建造墳墓或祠堂,雕刻石像,一般稱為肖像石。 肖像石通常集建築、雕塑和繪畫於一體,題材非常豐富,包括漁獵、農耕織布、盛宴、打鬥、音樂、舞蹈等諸多場景,以及許多歷史故事。 近年來,南陽出土的漢墓有漢族彩繪磚石、漢族墓壁畫。 內容以生活為主,也有對仙人世界的反思。
東漢時期的畫家種類繁多,在鄧皇后的詔書中,提到了39種畫家。
2024年,考古學家在陝西省定邊縣漢墓中發現了“虎舞劍”、“狗彈鋼琴”和“蛙水獺喝水”壁畫。 壁畫色彩鮮豔,線條流暢,手法嫻熟,構圖簡潔和諧。 有展示主人生前生活和財富的農耕和狩獵圖片,有反映主人身份和地位的旅行地圖,還有28張星座圖,還有描繪西方太后瑤台、舞者、歌手、音樂家、老虎、 豹子、狗、龍、青蛙、水獺等都列出來了。萬物幸福,人獸和諧相處,畫中的主人像觀光電梯一樣乘坐透明的載體。
2.雕刻。 在雕刻方面,技術也非常成熟。
漢靈帝時,門外站著四個銅人,鑄了四口銅鐘,每口重兩千斤,掛在宮前。
2024年,在天津薊縣小茂莊墓出土的東漢墓葬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具有極高考古價值的石刻和繪畫。
墓室的入口有乙個石門楣。 門楣兩側有花紋,一面刻有減地浮雕,隱約可辨漢代的“青龍”“白虎”。 在另一邊,鳥類和動物被雕刻成線條雕刻,並塗上五顏六色的油漆。
3、東漢風格繼承自西漢。
在樂器方面,東漢保留了西漢的朱、塞、秦。
箏是東漢末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樂器。 它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秦國,但當時是一種粗獷而近似的樂器,在西漢時期的地位一直沒有改變。 到了東漢末年,鄭的形狀由半段式揚聲器改為全身式揚聲器,琴族一起向先知靠攏。
改進後的錚立即成為一種重要的樂器,它比塞小,音高比塞塞高,聲音清脆明亮,演奏手法比塞塞簡單,因此逐漸取代了塞。 此後,以朱、色為主的樂隊變成了以竹、笛、鄭為主的樂隊,為魏晉兩代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漢的舞蹈與西漢的舞蹈相似,大多出現在宴會場合。
這些舞蹈被稱為“雜耍”,伴奏它們的樂隊是黃門鼓。
“黃門鼓”是起源於西漢的一種**形式的“鼓樂”,在漢朝皇帝宴請大臣之際演奏,其主要樂器有建築鼓、管子、琵、笛(排笛)、巽,加上鐘、鐘。
在河南南陽出土的漢族繪畫中,有音樂和舞蹈的畫面,反映了當時的**舞蹈情況。
第四,服裝。 西漢的冠飾制度大多是從秦國繼承而來的,直到東漢才正式建立。
漢代的服飾主要包括長袍、直單衣、內衣、裙子等。
漢代的織繡業非常發達。 富裕家庭穿著絲綢和綢緞的衣服,普通人穿著短衣服和褲子,窮人穿著棕色和粗布製成的短衣服。
女式連衣裙是兩件式的,款式很多,還有長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留仙裙”。
男士的正式制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皇冠禮服:最尊貴的祭祀禮服,天子和三皇子,清醫祭祀天地明堂時所穿。
長冠袍:主人、執事和數百名官員都穿著,在寺廟和各種小型儀式上穿著。
冠衣:相當於周王朝的皇冠衣,在碧庸大臣和醫生行大禮時穿著。
皮冠服:大拍攝時執事所穿,服子是絲綢**、肥皂首、便衣。
宮廷服裝:在漢代,從皇帝到小官,袈裟都被用作宮廷服裝,這也是主要的常規服裝。 然而,這種深衣長袍因為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冕不同,所以名字也不同。 衣服的顏色遵循五個季節,即春綠、夏朱、夏黃、秋白、冬黑。
女性的正裝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寺廟禮服:相當於周的依依,是女性禮服中最尊貴的一種。 是太后、太后、太后參拜祠廟時所穿的服裝,顏色為肥皂。
蠶衣:相當於周的盟衣。 每年三月,皇后都會帶領公主和妻子參加蠶祭。
宮廷服飾:從2000石夫人到皇后,都用蠶衣作為宮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