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文子。
幾天前,一名學生正要跳樓,卻被攔住了。 我立即安慰孩子。
這個學生是大一新生。 當學生冷靜下來時,我看到孩子的手腕上有很多傷疤。 於是,我趕緊聯絡了他的父母。 這個學生一聽說要和父母吵架,立刻歇斯底里起來。
我打了媽媽**,媽媽回答我:“他為什麼總是這樣?“然後結束通話了**。
爸爸的**是乙個空數字。
據宿舍的同學說,他的父母離婚了,各自有了新的家庭。
我想從老師的角度談談我的觀察,但我也有點擔心我可能會被批評。
近十年來,我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與家庭教育有關。 雖然很多家長可能不承認這一點,但我仍然覺得這一點應該被提出來。
雖然學生主要在學校接受教育,但他們的性格和習仍然受到家庭環境的強烈影響。
我曾經遇到過乙個大學生,他顯然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在試圖與他的父母溝通並建議他們帶孩子去醫院做專科**時,我驚訝地發現,他們只將孩子的內向性格和言語不良視為人格特徵,而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徵兆。
在很多家長眼中,孩子未必患有精神疾病,這種誤解可能會耽誤最佳時機,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更大的風險。
曾經遇到過乙個女孩失戀後哭泣的案例,被女老師勸說,老師陪了她一整夜,生怕女孩出事,馬上通知了家長。 那天晚上,女孩出現了幻覺,她說她看到腿上有字。
第二天早上,女孩的父親過來了,一見到女孩,就訓斥了她,以為女孩丟人了。 女孩又開始大喊大叫,無法控制,最後打**到120,注射了鎮靜劑。
這位朋友談到了他同事的兒子,乙個從小就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的男孩。 小學時,老師們就已經意識到他的不同,並向孩子的母親表達了擔憂,但母親以“孩子的父親小時候就是這樣”為由輕描淡寫。
進入初中時,由於新環境的壓力,他的病情迅速惡化,最終不得不請假接受**,但效果並不理想。
另乙個悲劇是朋友的表妹,在她跳樓前的那一刻被警察救出,但遺憾的是,她的家人並沒有深入了解她自殺的原因。
第二天,表妹又爬上了樓頂,跳了下來,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 如果她的家人當時給予她更多的關心和支援,這場悲劇可能會避免。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和挫折,很大程度上與家庭環境有關。 長期的溝通不暢和情緒抑鬱可能是導致孩子最終走向抑鬱或自殺的關鍵因素。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在家與孩子相處融洽,沒有明顯的矛盾或衝突,但真正有效的溝通,不僅僅是表面的和諧,更是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
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引導孩子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幫助他們建立適應能力。 這意味著與我們的孩子分享他們的日常生活、學校經歷、友誼等等。
通過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學校和班級環境,從而為他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援和幫助。
同時,與班主任保持良好的互動,也是了解孩子在學校情況的有效途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家庭應該是他們最溫暖的避風港。
無論外界多麼艱難,只要家庭充滿愛和理解,孩子就會願意回家,向家庭傾訴。
撫養孩子不僅是每個人的權利,更是一項需要努力、思考和時間的義務。
有些父母可能只看到了生孩子的喜悅,卻忽略了育兒過程中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努力。
只有真正傾聽孩子的聲音,理解他們,才能給予他們最需要的支援和幫助。
一位孩子患有抑鬱症的母親告訴我,她的兒子在高中時第一次告訴她,他在學校一點也不開心,他每天都想哭,他不時聽到聲音在叫他。
這位母親看著他胳膊上的血跡,她注意了一下,意識到他有心理問題,帶他去看專科醫生,帶他去做心理諮詢,最嚴重的時候給他請了假,在家吃藥**,每天吃好喝喝, 趁著他心情好的時候,和他聊了聊,反省了一下之前給他施加的壓力。
對她來說,兒子的健康和安全是最重要的。 半年後,兒子主動說要回學校。
如今,心理異常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但作為老師,卻無能為力。 校園裡的硬核知識
我在這裡只想說:既然你有孩子,請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本期主題
你有什麼想法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是一名二級心理諮詢師,每天都有溫度、高度、深度記錄和分享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心理諮詢的經驗和資訊,關注我,隨時獲取相關資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告訴我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