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遇難者第十個國家陣亡將士紀念日。 同日,閔行學生話劇《燈塔家信》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上演。
從北外花園、華立中學、上溪附校、文琪中學、閔行中學、莘莊中學、閔行市中學、浦江中學、閔行三中、紫竹小學、新松中學、金輝中學、君聯學校其他來自13所學校的學生參加了演出。
據悉,《燈塔家族的信》講述了乙個小女孩在等待遠在前線的父親的來信,在前線斬殺敵人的父親不幸身亡的故事戰友們先後接過了“父親”的身份,給素未謀面的“女兒”寫信。這是一首史詩,集戲劇、**和肢體表演於一體,講述了2024年至2024年間乙個普通中國人的精神史。 劇中,家書不僅指書信,還有遺書、遺言、遺言等,選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20多首歌曲伴奏,在文字與**之間尋找過往的情感和真摯。
從2024年到2024年,是風風雨雨的19年,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為了我們這些活著的人,我們真的沒有權利忘記。 導演江恪說,學生版《燈塔家族之書》今年7月立檔,8月排練,9月首演,12月再次演出,恰好經歷了抗戰中幾個重要的歷史節點。 “對於小演員來說,這些曾經在書本上看到的術語變得更加具體和真實,這也能讓他們感受到這種感動,他們可以把這種感動傳遞給觀眾席上、校園裡和身邊更多的朋友。 ”
於思佳,閔行真實中學學生在劇中扮演女孩的母親李竹君。“在排練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習在短時間內學會了很多歌曲,素不相識的同學逐漸成為最默契的搭檔,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代入了那段歷史。 這是一次難得的經歷,我也開始從舞台表演者蛻變,最終向大家呈現了乙個大方而富有感染力的“竹君媽媽”。 ”
雖然我從未經歷過抗戰的艱辛,也從未經歷過戰爭的混亂,但這次經歷讓我回到了那個時代,深刻體會到一封來自家鄉的信的艱辛。 ”盧軍,華立大學中學生是的給家人寫信的五位“爸爸”之一他說,在演出過程中,先烈們的英勇和勇敢彷彿就在眼前,再回到今天,對“珍惜”二字的理解加深了。
在觀看演出時,我彷彿跟著他們回到了國家動盪不安的艱難歲月,一想到今天,我就覺得現在來之不易。 那個時候,那些書中的文字彷彿成了活生生的事件,對歷史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劇中寫信的人乙個接乙個地變了,但他們的愛國情懷卻始終如一,也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
現場1300餘名學生**《燈塔家信》,同學們紛紛表示,歷史不能被遺忘,也不應該被遺忘,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繼承和發揚抗戰的偉大精神,做乙個新時代合格的好孩子。
記者:陳美玲**:區教育局。
*請註明來自閔行官方微信。
(單擊“**”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