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產業聞名於世

Mondo 美食 更新 2024-01-30

12月22日,“綠色陽江牡蠣之都”2024年城村牡蠣美食文化周在陽西縣拉開帷幕。

10000畝的紅樹林為牡蠣產業築起了“海洋長城”。

俗話說“冬至是新年”,12月22日冬至之日,“綠美人陽江中國牡蠣都”2024年城村牡蠣文化周在陽西縣拉開帷幕。 一場以牡蠣為餡的“萬人牡蠣盛宴”,將“冬至吃牡蠣”打造成一種新的民俗風情。

陽西素有“中國牡蠣鄉”之稱,全縣牡蠣養殖面積520000畝,年產鮮牡蠣60000多噸。 其中,承村蠔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東省區域公共品牌,擁有近200年的養殖歷史,生長在承村灣萬畝紅樹林示範區。 得益於綠色的生態環境,這裡生產的牡蠣品質優美,味道鮮美,被譽為“牡蠣之王”。

作為“中國調味品之都”和“中國香谷”,陽西積極依託中國香谷(陽西)保健食品產業園平台,大力發展蠔油、蠔醬油等蠔深加工產品,有力推動了行業融合發展。

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洋西廣泛調動和凝聚廣大鄉賢和社會各界的力量,進一步宣傳推廣生態資源、文化旅遊資源、產業優勢和名優優農(副)產品,凝聚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推動“百萬工程”深入實戰。

牡蠣盛會。 山海陽西展“牡蠣”之愛。

牡蠣作為發育的媒介。

12月22日-31日,“綠色陽江,中國牡蠣之都”2024年城村牡蠣美食文化周各項活動將在陽西展開。 本次活動由陽江市人民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旨在貫徹落實省委“1310”和市委“433”工作部署,通過做好牡蠣用品,進一步繁榮當地經濟,改善民生,穩定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22日上午,活動在陽西縣文化廣場拉開帷幕。 與會嘉賓舉行了“中國牡蠣之都蠔美陽江”專題宣傳片,為鄉鎮聖賢助力鄉鎮“百萬工程”暨綠美陽溪生態建設、生鮮超市、酒店及牡蠣加工企業簽訂購銷合作協議儀式,並舉辦了2024年城村牡蠣飲食文化週短**大賽暨豆菜烹飪大賽頒獎典禮, 城村鎮榮獲首批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獎。

22日晚,上演了飲食文化周“萬人牡蠣宴”。 除了主會場,陽溪還在各個鄉鎮設立分會場,為食客打造“牡蠣盛宴”,掀起了活動的高潮。

陽西縣文化廣場設定了“墨陽的味道”展區、“牡蠣的生活”展區、電商直播區、陽江廚具展示區、金融保險機構展區、物流冷鏈展區、非遺美食互動區、遊戲互動區,讓廣大群眾和遊客深入了解產業特色和美食城村牡蠣養殖。

活動期間,陽西縣相關領導陪同重要嘉賓參觀了廣東楚邦食品陽西一中新校區、廣東苗多食品科技,了解了陽西縣深入推進“萬千工程”的成效。 陽溪縣召開“百萬工程”座談會,進一步凝聚村民智慧,凝聚村民力量,充分發揮村民作用,加快推進陽溪高質量發展。

牡蠣特產。 “中國牡蠣鄉”嘆了口氣。

牡蠣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陽西依山傍水,擁有優美的海洋生態環境和悠久的牡蠣養殖歷史,先後榮獲“中國牡蠣鄉”和國家沿海牡蠣掛養殖示範基地等榮譽。 城村牡蠣被譽為“海中奶”,不僅體型大,而且口感鮮甜,色澤順滑。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城村鎮人民開始大規模發展牡蠣養殖業。 人工養殖方法經歷了石材自然育苗、水泥柱自然育苗、腳手架網箱養殖、吊艇架養殖、膠繩粘牡蠣掛養殖五個階段。 目前,成村牡蠣是用橡膠鋼絲繩粘牡蠣吊裝,操作簡單方便,大大提高了吊裝養殖密度,牡蠣大小均勻,產量高。

自古以來,牡蠣就躋身美食珍品行列,勤勞聰明的陽西人開發出多種牡蠣的食用方法,包括蒸、煮、炸、炒、燉、烤等方法。 本次活動期間,鬥彩烹飪大賽獲獎作品也在主會場展出,讓廣大群眾和遊客大飽眼福。

除了銷售新鮮的牡蠣,陽西牡蠣養殖戶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美食相結合,推出城村蠔飯、古蠔油製作等非遺食品,吸引外地遊客前來品嚐牡蠣菜餚,品嚐牡蠣、嘆息牡蠣。

據了解,成村牡蠣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的特點,牡蠣體內的鋅含量也是普通食品中最好的。 因此,城村牡蠣不僅適用於製作蠔式醬油和蠔油,還可以作為蠔式醬油等調味品的原料,在蠔製品的深加工中具有廣闊的前景。

牡蠣產業。 為農民致富創造良好產業。

中國的牡蠣鄉是“好”和“富饒”。

冬至期間,城村鎮紅光村的牡蠣碼頭,是一道“豐盛”的好景。 清晨,牡蠣船忙著運牡蠣、清洗、開牡蠣,村里縈繞著淡淡的牡蠣香味。

在牡蠣養殖業發展方面,城村鎮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這裡的水域面積3500公頃,為“袋”形海灣,灣內風浪平浪靜,水流順暢,鹹淡水交匯,餌料生物豐富。

城村牡蠣是紅光村“一村一品”的支柱產業,現在這裡的“牡蠣”氣息十足,村里一排排小西式建築整齊有序,村民的口袋也鼓鼓的。 紅光村80%以上的村民從事牡蠣養殖,積寶滿當當的城村牡蠣成為強鎮帶動村莊的強大“引擎”。

2024年,陽西縣牡蠣產量為610000噸,產值73億元,從事牡蠣加工銷售的企業帶動了數萬個就業崗位,牡蠣產業也成為知名的致富產業。 近年來,洋西以數位化賦能推動發展,使城村牡蠣逐步實現規模化養殖、規範化管理、集約化經營。

陽西以推進“萬千工程”為契機,全力推進城村牡蠣特色產業全鏈條公升級,積極推進城村牡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產業園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城村牡蠣綜合加工利用、牡蠣商業加工加工、冷鏈儲運等專案。

為更好地打磨“中國牡蠣鄉”品牌,進一步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陽西正在建設“中國牡蠣鄉”鄉村振興示範帶,在城村鎮紅光村建設城村村村城村牡蠣文化示範推廣基地,努力打造“牡蠣愛一路到陽溪山”的形象。 海和陽西”。

一線實踐。 10000畝紅樹林築起了“海上長城”。

“綠色衛士”守護著洋西牡蠣產業。

我們世世代代感恩這片紅樹林,正是這片紅樹林孕育了紅光村的牡蠣養殖業,為我們的人民帶來了財富。 看著眼前連綿起泡的紅樹林,城村大牡蠣養殖戶謝長生說道。

陽西縣城村縣紅樹林縣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近15萬畝,其中近7000畝為連片區,是除湛江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外粵西地區最大的連片天然紅樹林。

紅樹林生態系統是乙個多階段的淨化系統,當水質改善時,海鮮的品質會更好。 結果表明,紅樹林不僅能有效吸收水體中的汙染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固氮固磷的作用,使水體富營養化得到緩解,因此被譽為海洋的“綠色衛士”。

從空中往下看,紅樹林就像一塊鑲嵌在城村灣的玉石,這裡出產的城村牡蠣又大又肥,味道鮮美。 正是得益於這片紅樹林的“守護”,承村牡蠣產業才得以不斷發展壯大。

據了解,以紅樹林為天然屏障,承村鎮可以更有效地抵禦颱風等災害。 同時,紅樹林還可以為城村牡蠣的繁殖提供必要的微生物環境,落葉分解後可以轉化為微生物,是城村牡蠣的良好天然飼料。

此外,紅樹林也是名副其實的“海洋長城”,可以提高海岸的生態保護能力,有助於防災減災,遏制濱海濕地資源退化和生態環境惡化,淨化水質,促進水產養殖健康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陽溪縣抓住全面推行“林長制度”的有利時機,通過設立各級林長和護林員,加強區域紅樹林資源管理和保護,進一步增強公眾生態環保意識,共同保護“海洋長城”。

作者通過: He Pengchong Yuan Kuihao.

照片由陽西縣榮**中心提供。

相關問題答案

    一萬本書不如一萬裡,萬里路不如無數朋友!

    行走的奇蹟 踏上心靈的冒險之旅。乙個人就像一潭死水,只有溝通才能激起無盡的波瀾。人生是一場漫長的經歷,直到時間的盡頭,我們才能看到盡頭。三毛曾經說過 如果你讀的書太多,你的臉色自然會變。走路不僅可以改變外在氣質,還可以深刻影響內在精神。俗話說 讀一本書一百遍,你就會明白它的意義。文字是歷史的屍體,承...

    新寨咖啡的香氣飄盪千里

    目前,中國第一咖啡村 寶山市龍陽區廬江鎮新寨萬畝咖啡,陸續進入成熟採摘期,鮮紅飽滿的咖啡櫻桃點綴著枝條。號咖啡莊園洽談投資,新寨咖啡深加工車間已通過初檢,新寨咖啡鮮果清洗加工中心即將落成,一戶一規劃個重點精品咖啡庭院已建成。走在咖啡種植園裡,新寨村黨總支書記王家偉一邊檢查咖啡櫻桃的生長情況,一邊盤算...

    長城有千里之長,你知道長城建成了多少年嗎?

    長城是一座被譽為世界奇觀的古老建築,已經靜靜地屹立了多年。建設歷史悠久,從西元前七世紀的楚國開始,歷經多個藩國和封建王朝的修繕。這座雄偉壯觀的長城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是中國古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在歷史的長河中,秦 漢 明三代修建長城的次數最多。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大規模修建長城,將原本分散的...

    如何畫長城

    作為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長城是一幅壯麗的圖畫。然而,繪製這座偉大的建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下是有關如何繪製長城的一些步驟和建議。首先,我們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了解長城的歷史和背景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查閱相關書籍 文章或資源,以獲取有關長城的更多資訊。此外,我們還需要準備所需的繪畫工具和材料,如畫筆 ...

    超過 219 個!100天,6萬里,80道祖國美景,又一條“退休必駕”路線!

    如果說有一條公路,一生必須走一次,那一定是在中國邊境附近。圖阿爾山十字路口。在中國開車的依據是什麼?中國,環形駕駛,邊界線,光是看這些字就讓人眼前一亮。中國面積萬平方公里,東西長約公里,南北長約公里。中國擁有.億公里的陸地邊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所以如果你放眼整個中國,如果你想問哪條自駕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