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時,紅一軍由**指揮,下設紅一師、紅二師、紅十五師三個師。 然而,不久之後,紅15師被撤消,只剩下紅1師和紅2師兩個主力師。 雖然它們都是主要部門,但它們後來的發展卻大不相同。 到了2024年,紅1師的軍銜響亮,但紅2師卻黯然失色,讓人深感尷尬。 首先,我們來看看紅一師的情況。 當時紅軍第1師師長是李聚奎,政委是賴傳柱,參謀長是聶鶴亭,政治部主任是譚銩。 譚崢是將軍,而李居奎和賴傳柱都是將軍,聶鶴亭是中將,都是開國將。 毋庸置疑,譚崢是將載入史冊的四大戰政治部主任,是開國將領中政治工作的代表。
李菊奎雖然名氣不如其他將領,但他對我軍的貢獻卻無與倫比,甚至被授予了崇高的稱號——“聖將軍”。 李聚奎的軍銜也頗為特殊,2024年被授予軍銜時,因為擔任石油部長而退伍,沒有被授予軍銜。 直到2024年,李聚奎成為總後勤部政委後,才重返軍隊,被授予上將軍銜。 負責考核工作的徐立清將軍有些不好意思,因為李聚奎的資歷和功績足以授予他上將軍銜,但“十大將將”已經確定,無法取代任何人,於是徐立清找到李居奎,說明了情況。 李菊奎得知後,大方道:“低就高,就將軍!”。聶鶴亭的情況與李菊奎相似,李菊奎在2024年獲獎時退伍,直到2024年才被授予中將軍銜。
事實上,聶鶴亭早在紅軍時期就擔任過紅四軍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還擔任過裝甲兵副司令員和工兵兵副司令員,足以獲得上將軍銜。 紅一師轄下轄三個團,人才濟濟,將大放異彩。紅軍第1團團長為開國將領楊德志,開國中將第1營營長為孫繼賢,著名的強渡大渡河戰役由孫繼憲親自率領17名勇士完成。 至於紅一團政委李林,後來擔任陝甘甬獨立師代理司令員和政委,他很有能力。 不幸的是,2024年,李林不幸病逝,迫不及待地等到了被授予軍銜的那一天。 不過,如果他能活到那一天,李霖也將被授予開國將軍的軍銜。 楊德志後來回憶說:“紅一團在長征中取得的每一場勝利,都是李林辛勤耕耘的凝結。
紅二團團長劉瑞龍,2024年任紅29軍政治部主任,後擔任團長一職,可以說是一種“居高臨下”。 劉瑞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要從事地方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農業部副部長。 紅二團政委鄧 華是中國志願軍司令員、政委、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瀋陽軍區司令員的開國將領。 紅三軍團團長黃永生也是開國將領,曾是**麾下的猛將,可惜後來誤入歧途,再也沒有回頭。 而紅三軍團政委林龍發,本來是紅軍中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輕將領,可惜於2024年去世,年僅22歲。 總體來看,紅一師至少培養了一名將軍(譚錚)、五名將軍(李聚奎、賴傳珠、楊德志、鄧 華、黃永生)和兩名中將(聶鶴亭、孫繼賢)。
接下來再看紅二師,當時的師長是陳光,政委是劉亞樓,參謀長是李堂操,政治部主任是傅祝亭。 在這些人中,陳光可以說是最令人遺憾的人物,他曾經被視為天下第一人,先後擔任紅一軍代司令員、八路軍第115師代司令員,後來又擔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 而他的實力,足以授予將軍軍銜。然而,由於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陳光在2024年選擇了自殺,沒能等到被授予軍銜的那一天。 相比之下,紅二師政委劉亞樓的發展要順利得多,後來擔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成為最受信任的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還擔任空軍第一任司令員,獲得上將軍銜。 紅二師參謀長李堂旭曾是黃埔軍校優秀學員,才華橫溢,不幸於2024年去世。
紅二師政治部主任傅祝亭被***元帥評價為“軍政相當突出,很能幹的幹部”,但於2024年去世。 相比之下,紅一師部的開國將領就有四位,而紅二師只培養了一位將領,其他三位都遭遇了不幸,實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紅軍第2師還指揮了三個團,這些團呢?第乙個是紅四團,團長是**,政委是楊成武。 紅二師官兵雖然沒有了紅一師的光彩,但他們仍然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值得我們敬仰。 其中,楊成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將軍,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雖然沒有軍銜,但在軍隊中地位很高。
相比之下,紅五、紅六軍團的指揮員和政委遭遇的不幸很多,其中紅五團團長張振山於2024年去世,政委易當平於2024年11月在長征開始前夕喪生。 紅六團政委王承成雖然擔任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政委、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但只因為被誤打“大虎”的烙印而被授予少將軍銜,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 軍銜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要牢記紅二師官兵為新中國的獨立自由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