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環境保護這個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但你有沒有想過,漁業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是否還存在著相對平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消費的需求公升級,餐桌上動物蛋白的比重也隨之增加。 因此,傳統漁業資源難以滿足巨大的需求,傳統養殖方式也面臨資源依賴性、生態環境問題等諸多挑戰。
另一方面,水質和生物多樣性的惡化對可持續漁業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產生了迫切的需求。 我國面臨著在獲取漁業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之間找到平衡點的挑戰。 在這種現實中,新的想法勢在必行。
海洋農牧業新思路——海洋牧場,將糧食儲存在海中
20世紀中葉,海洋科學家提出了“海洋農牧業”的概念,但直到最近十年,現代海洋牧場才迎來加速發展,旨在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對海域各種海洋生物的科學養護和管理, 從而滿足日益增長的動物蛋白需求,同時減輕傳統漁業資源的壓力,促進生態環境的恢復和優化。
在浩瀚無垠的海洋中,現代工程提供了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海洋牧場。 這就好比在廣袤的草原上放牧牛羊,科學地保護和管理各種海洋生物。 這不僅考驗了我國海洋科技的研發和應用水平,也彰顯了海洋強國戰略的推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的食品消費需求不斷公升級,餐桌上動物蛋白的比重快速增長。 專家預計未來20年,動物蛋白市場的需求增長率將達到45%左右。 生產動物蛋白有兩種方式:畜牧業和水產養殖。 鑑於天然漁業資源已不能滿足需求,必須養殖水產品**,但目前的生產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水質差、物種單一等問題不容忽視。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現代海洋牧場應運而生。 與傳統漁業和水產養殖相比,現代海洋牧場具有更高的生態效益,包括生態環境的恢復和優化、生物資源的保護和增殖以及環境友好的選擇性捕撈。
目前,我國已實施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0個,每年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19億元。 現代海洋牧場的生態效益更令人印象深刻。 與傳統海水養殖相比,它不僅可以恢復和優化生態環境,而且在海洋災害的防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到2024年,中國計畫建設178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成為解決糧食安全、保障動物蛋白可持續供應的有效途徑。
現代海洋牧場的興起:以國家為基礎的海洋牧場
秉承新理念和現代工程技術,豐富的海洋生物匯聚在茫茫大海中,呈現出一幅海洋版“牛羊群”的壯麗圖景。 這是現代海洋牧場的新面貌。
在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過程中,國奔海洋牧場熟練運用機械化和自動化技術、聲、光、電等高科技技術,實現數位化管理和環保選擇性捕撈。 這一系列科技手段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牧場的養殖效率,而且有助於保護海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國本海洋牧場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地處渤海灣最深處,常年無颱風、無自然災害,保證了海產品的順利生長。 渤海灣最北端的氣候和水溫低於渤海灣其他海域,全年平均水溫達12度,是優質海鮮的產地。 地處沒有重工業的地方,海水水質已達到國家一級水質資源,優質的海水才能孕育出更好的海產品。
國奔海洋牧場投資4000萬元(柳太子海域資產2000畝,礁石3萬立方公尺)用於海參養殖。 葫蘆島有313個海域和3000畝海域用於底播。 用於蛤蜊、扇貝、牡蠣、鮑魚等的底播養殖。 是北方最大的海產品商養殖企業,是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區,在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海洋牧場的建設,源於對傳統畜牧方式所面臨問題的新思考。 在中國水產養殖進入工廠化時代的背景下,海洋牧場應運而生,既滿足了人們對優質動物蛋白的需求,又保護了生態環境。
展望未來,國奔海洋牧場不僅是解決中國糧食安全、保障動物蛋白可持續供應的有效解決方案,更是邁向更深更廣闊海域的領跑者。 未來,國奔海洋牧場將進一步擴大海域範圍,以海鮮養殖為主,從近海向更深更廣闊的海域邁進我們將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為己任,推動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建設。 讓老百姓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鮮,共享碧海藍天、潔淨的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