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台海局勢再度引起關注。 據統計,自12月7日探空氣球越過台灣海峽“中線”以來,已有5批氣球飄過台灣島。 雖然臺灣當局對這些氣球沒有明確回應,但他們的沉默或許是最有力的回答。 最初,台灣當局在發現氣球後迅速做出反應,國防部負責人邱國正表示,他正在評估氣球的“用途”。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氣球飄過,台灣當局現在似乎開始習慣性地保持沉默,這已成為台海的新常態。 據台灣國防部發布的最新訊息,12月23日06時至12月24日06時00分,共有22架解放軍戰機在台海活躍,其中4架殲-8戰鬥機、1架運-8反潛機、1架運-8遠安飛機、1架空警-500飛機越過所謂“中線”進入西南空域和中北部地區。 同時,上午10時20分,探測到乙個漂浮氣球越過位於基隆西北約97海浬、高度不到20000英呎的海峽“中線”,繼續向東飄動,於上午11時35分消失。
顯然,這種高空探空氣球頻繁出現在台灣島上空,並不是受氣象條件影響的“偶然事件”,我們判斷這已成為台海周邊軍事活動的新常態。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空中氣球的路徑大多是從台灣北部的基隆和新北切開的,大部分經過台灣島北部,而這個陣地就是美軍在日本東北部的沖繩基地。 同時,觀察解放軍在台灣海峽周邊的動向軌跡主要集中在台灣島的中部、北部、西南和東部,而島東北部的空域顯然不那麼活躍,因為這個位置離沖繩地區的美日先遣基地比較近, 這有利於美日對解放軍的活動進行偵察。這種漂浮氣球的出現填補了該地區偵察的空白。 從台灣國防部提供的探空氣球軌跡來看,很明顯,氣球已經進入所謂的基隆、新北等公海24海浬,甚至更近。 這無疑是乙個新的突破和極端的挑戰。 除了剛剛宣布暫停對台12項優惠關稅的經濟壓力外,軍事壓力也持續加大。 2024年台灣“大選”指日可待,距離投票日僅剩20天。
然而,賴慶德和蕭美琴的所作所為,卻加劇了利用“**問題”的挑釁。 面對巨大的軍事壓力,台灣島顯然已經開始了所謂的“戰爭準備”。 然而,他們也明白,一旦他們採取行動,就會發生一些事情。 台灣所謂“艦隊司令部”12月21日表示,第256中隊一艘“海虎”潛艇在一次任務中意外墜落裝備,造成6名官兵瞬間落水。 雖然其中三人通過緊急搜救行動獲救,但其他三人下落不明。 截至12月24日下午17時20分,台灣所謂“艦隊司令部”表示,雖然搜救行動已超過72小時的救援時間,但他們仍不放過任何機會,將繼續整合“友”海、空、陸三軍,擴大搜尋範圍,再延長72小時搜救行動。 考慮到目前台灣海域的氣溫在16度左右,在海面上三天三夜獲救的概率很小,台軍將再次面臨非戰鬥消耗。 台灣共有兩艘這種型別的潛艇,都是從荷蘭購買的。 然而,由於中國對荷蘭的強硬反制措施,荷蘭不得不放棄原定的6艘潛艇計畫。
這次事故再次印證了台軍空心化的軍事現狀。 也曾發生過幾名台灣士兵在淺灘上訓練登陸艇,導致登陸艇倒置,最終導致當時一名士兵溺水身亡,當時的水深只有14公尺。 當前台海局勢已進入政治、經濟、軍事層面的踢門階段。 從2024年各行各業候選人在近兩次“政見”發布會上的表現來看,不算意料之中。 乙個現象是,在解放軍軍事統一的強大威懾下,沒有人敢公然囂張地喊“獨立”,卻全力抗拒統一。 關於統一的話題,沒有乙個候選人以積極的態度提到它。 “不團結”成為島內藍綠白三色的最大共識。 因此,在這種背景下,2024年的事實似乎已經提前結束。 2024年將是台灣統一前的最後一次所謂“選舉”,這將被載入中國台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