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瑞典“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軍工和國防領域前100家企業的銷售和軍工收入達到了驚人的5970億美元,與日本的年度財政收入幾乎持平,但仍落後於美國。
報告顯示,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軍工大國,2024年其軍工企業總收入達到3020億美元,佔全球百強企業總銷售額的51%。 即使在下降了42%之後,美國仍然強勁。
與此同時,中國的軍工聯合體正在增長。 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有8家企業進入全球百強,總銷售額達1080億美元,同比增長2家7%,佔全球前100名的18%。 我國殲-10戰鬥機、054A護衛艦等軍品已成為軍火市場上的明星產品,得到了巴基斯坦、鐵路等國家的讚譽和認可。
有趣的是,美國和中國軍工企業的總收入佔世界總收入的69%,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 這就提出了乙個問題:儘管美國為制約中國而發動了所謂的“晶元戰爭”,但中國的軍工卻得以增長,美國的晶元戰爭是否已經成為乙個笑話?
在歐盟,其軍售總額僅為700億美元,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比中國差得多。 這可能是由於歐盟擁有更高水平的裝置,有時甚至高於美國同行。 在此背景下,歐盟軍售總額的低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歐盟國防工業和軍事出口的不良狀況。
例如,美國的F-35戰鬥機是第五代戰機,成本僅為8000萬至1億美元,而法國陣風戰鬥機是4第5代戰鬥機以2億歐元的價格出口到印度,約合24億美元。 相比之下,我們的殲-10C戰鬥機也是4第5代戰鬥機在效能上幾乎與陣風戰鬥機相同,但出口到巴基斯坦時成本僅為4000多萬美元。
此外,根據資料分析,中國企業在產業結構方面更為健康。 相比之下,美國有很多企業在軍工複合體中所佔比例非常高,這表明美國已經成為乙個軍工政治複合體的國家。
相比之下,除航天科技佔比相對較高外,中國企業普遍不足30%,說明中國企業在民營業務中佔據主導地位,發展態勢良好。
總的來說,全球軍工行業競爭激烈,各龍頭工業企業的實力和市場表現存在較大差異。 美國仍然是世界軍事工業強國,而中國的軍事工業正在增長並顯示出強大的潛力。
同時,歐盟的軍售總額相對較低,表明其國防工業和軍工出口面臨一定挑戰。 不同國家的軍工結構也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國企業以民營為主,發展趨勢較為健康。 隨著軍工技術的發展,軍工產業的格局也將發生變化,誰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將成為未來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