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性汙泥快速培養的常用方法

Mondo 科學 更新 2024-01-30

汙水處理設施正式投入使用後,需要對其生化處理裝置進行汙泥接種和馴化(俗稱除錯)。 對於大型汙水處理設施,盡可能縮短除錯時間,使處理體盡快投入正常執行,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將其分為好氧活性汙泥和厭氧活性汙泥兩大類,並分析了如何快速培養活性汙泥。

1.好氧段活性汙泥培養。

我的雙段策略 常規好氧活性汙泥的養殖方法主要有接種培養法和自然養殖法。 1.自然栽培。

利用汙水中存在的少量微生物逐漸繁殖的過程。 該方法適用於汙水濃度高、有機質濃度高、氣候溫和的條件。 如有必要,可在栽培初期注入少量河道或化糞池泥沙。

自然栽培有幾種具體方法:

1)間歇性培養。

汙水進入曝氣池後,進水口懸浮,煙燻開始暴露(只有曝氣,沒有進水)。 窒息2-3天後,停止通氣並平靜1-15小時。 然後它進入部分新鮮汙水(水量約佔池塘容量的1 5)。 未來,悶露、靜沉、進水三個過程迴圈進行,但每次的進水量比上次增加,每次窒息的時間比上次縮短。

2)連續培養。

出水直接通過活性汙泥系統的曝氣池和二沉池,進出水連續。 二沉池不排放剩餘汙泥,汙泥全部返回曝氣池,直至混合液汙泥濃度達到設計值。

有兩種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

低負荷連續培養:將汙水裝滿曝氣池後,停止進水口,曝曬1-2天。 然後連續進水連續曝氣(進水控制在設計水量的1 2以下),不排汙,不倒流。 當曝氣池形成絮凝體,二沉池有汙泥沉澱時,汙泥以低回流比(約25)回流。 當混合液的汙泥濃度超過1g l時,汙泥的回流比按設計比開始。 當混合液態汙泥濃度接近設計值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排放剩餘汙泥。

高負荷連續培養:將汙水填充曝氣池後,停止進水口,使其在悶熱處曝曬1-2天。 然後,根據設計流量,連續進水連續曝氣,當曝氣池形成汙泥絮凝體,二沉池內有汙泥沉澱時,汙泥以較低的回流比(約25)回流。 當混合液態汙泥濃度接近設計值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適量排放剩餘汙泥。

2.接種和培養。

曝氣池內充滿汙水,然後將大量接種汙泥(附近汙水廠未消化的新鮮脫水殘渣汙泥,或化糞池底泥漿或河底泥漿)按負荷高注入連續培養法,可大大縮短培養時間。

這種方法一般只適用於小型汙水處理廠,需要大量的孕育,輸送大量的汙泥往往不切實際。 汙水廠改建或擴建時,常用舊曝氣池的汙泥為新建曝氣池提供接種汙泥,這樣也可以縮短整個田地的培養時間,降低養殖的能耗。

三、注意事項:

1)冬季汙水溫度低,不適宜微生物生長,冬季盡量避免培養汙泥(培養時間會增加30%-50%)。必要時,應使用接種劑,並應保持較低的操作負荷。

2)當汙水中有機物濃度較低時,為了縮短培養時間,可以增加進水中的有機物營養,如小型汙水廠可以放入一定量的老鼠糞便,大型汙水廠可以讓汙水越過一級沉澱池,直接進入水曝氣池。

3)汙泥養殖初期,曝氣量不能過大,一般控制在設計正常值的1 2左右。否則,不易形成絮狀汙泥。

4)在汙泥養殖過程中,不僅要測量曝氣池混合物的SV和MLSS,還要隨時觀察汙泥的生物相,了解菌絲體和指示微生物的生長情況,以便根據情況對養殖過程進行必要的調整。

5)對於以工業廢水為主的工業廢水或城市汙水,由於缺乏專性細菌和充足的養分,養殖汙泥在投入生產時也應進行馴化,使活性汙泥微生物群落逐漸形成代謝特定工業廢水的酶系統,具有一定的專性。

2.厭氧段活性汙泥培養。

厭氧段活性汙泥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厭氧消化三個階段所需的細菌,即甲烷菌、產酸菌、水解酸化菌等。 主要培養方法有接種培養法和分步培養法。

1.接種和培養。

沼氣池充入二次出水,將總容積的10%30%厭氧汙泥(一般為固含量為3%5%的溼汙泥)投入厭氧消化裝置,然後將新鮮汙泥加入設計液位並充分攪拌。

然後通入蒸汽加熱,保持公升溫速率1h,直至達到消化溫度並維持3-5天,汙泥即可成熟。 然後,新鮮汙泥被分配並轉移到正式執行中。

這種方法適用於小型沼氣池,因為對於大型沼氣池,要使公升溫速率達到1h,需要熱量大,而鍋爐不高。

2.循序漸進的培養。

原汙泥逐漸投入厭氧消化池,使原汙泥自行逐漸轉化為厭氧活性汙泥。 該方法使活性汙泥經歷由好氧到厭氧的轉化過程,厭氧微生物的生長速度遠低於好氧微生物,因此培養過程非常緩慢,一般需要6 10個月左右。 因此,不建議使用逐步培養方法進行厭氧啟動。

三、注意事項:

1)在消化汙泥不足的地方,也可將人糞、牛糞、豬糞、酒糟、殘渣澱粉等有機廢棄物稀釋至固含量1%和3%後放入硝化池。

2)原汙泥的初始量與接種汙泥量和培養時間有關,前期可按設計汙泥量的30%-50%新增,培養60天左右可逐漸增加汙泥量。如果監測結果顯示消化不正常,則應減少泥漿量。

3)為防止沼氣事故的發生,在丟擲汙泥前,應使用非活性氣體(氮氣)置換燃氣管道系統中的空氣,然後在沼氣產生後逐漸置換氮氣。

4)培養消化汙泥菌時,必須控制pH值和有機物投加負荷,pH值應保持在64~7.8. 有機負荷控制在05k**ss (m3·d)。 如果加藥負荷過高,會導致揮發性脂肪酸大量積累,降低pH值,使酸衰變階段過長,從而延長培養時間。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