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波與超導體的奇妙邂逅

Mondo 科學 更新 2024-01-30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題目是“觀測和控制混合自旋波-邁斯納電流輸運模式”。 本文作者是來自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一組物理學家,他們利用超導體的磁遮蔽效應來操縱薄膜磁體中自旋波的傳輸,並利用金剛石中的氮空位(NV)自旋來實現磁場的高解像度成像。 他們觀察到超導體中自旋波和邁斯納電流之間的混合傳輸模式,並使用雷射實現對自旋波折射的區域性控制。 這些結果證明了超導體在調控自旋波傳輸方面的巨大潛力,也為自旋波的應用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自旋波是磁性材料中存在的一種集體激勵,它是由磁矩與平衡方向的輕微偏差產生的。 您可以將磁矩想象成乙個微小的指南針,由於周圍磁場和其他磁矩的影響而改變方向。 當磁矩偏離平衡時,它會產生周圍磁矩的擾動,並且這種擾動像波一樣傳播,這就是自旋波。 自旋波的波長範圍從奈米到微公尺,其頻率範圍從幾赫茲到幾十千兆赫茲。 自旋波傳播的速度和方向取決於磁場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磁性材料的性質。

自旋波有什麼用?自旋波可以在磁性材料中攜帶自旋資訊,也就是說,它可以在不需要電流的情況下傳輸資訊。 這樣可以避免電流引起的能量損失和熱效應,提高資訊處理的效率和速度。 自旋波還可以執行非常複雜的功能,如非互易性、非線性、干涉、衍射、折射等,這些都是基於電荷的電子器件難以實現的。 因此,自旋波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訊號載體,可用於構建新型的磁邏輯、儲存、通訊和計算裝置。

超導體是一種在低溫下具有零電阻和強抗磁性的材料。 零電阻意味著電流可以在超導體中流動而不會損耗,而強抗磁性意味著超導體可以排斥外部磁場,這被稱為邁斯納效應。 超導體的這些特性使其在電學、感測、成像、量子資訊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超導體如何實現零電阻和抗磁性?這涉及一種稱為庫珀對的粒子,它是由兩個具有相反自旋的電子交換聲子形成的束縛態。 庫珀對的總自旋為零,因此不受外磁場的影響,不產生磁場。 庫珀對的總動量也為零,因此它不會與晶格碰撞,也不會產生阻力。 當超導體的溫度降至臨界值以下時,電子形成庫珀對,並通過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過程佔據相同的量子態。 這樣一來,超導體中的所有庫珀對就像乙個巨大的量子波函式,可以暢通無阻地流動,從而產生了超導現象。

超導體的抗磁性可用於改變自旋波在磁性材料中的傳播特性。 當超導體與磁性材料接觸時,超導體中的邁斯納電流會在介面處產生反向磁場,從而抵消磁性材料的磁場。 通過這種方式,超導體充當阻擋或反射自旋波的磁遮蔽。 當超導體溫度公升高時,邁斯納電流減弱,磁遮蔽效應減弱,自旋波可以部分穿透超導體。 這樣,超導體的溫度就可以用來調節自旋波的傳輸。

*作者利用這一原理製備了由超導體鈮(NB)和磁性鐵氧體(YIG)組成的雙層薄膜結構。 他們在YIG表面雕刻出不同形狀的NB圖案,然後用微波天線激發YIG中的自旋波,用金剛石探針掃瞄YIG上方,利用NV自旋的磁共振訊號來測量自旋波的磁場分布。 他們發現,當Nb處於超導狀態時,自旋波的波長明顯縮短,因為Nb的磁遮蔽效應增強了Yig的等效磁場,從而增加了自旋波的頻率。 當Nb處於正常狀態時,自旋波的波長恢復到原來的值,因為Nb的磁遮蔽效應消失,YIG的等效磁場恢復到原來的值,從而降低了自旋波的頻率。

他們還發現,當NB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時,自旋波在NB的邊緣被反射,形成駐波圖案。 當Nb的形狀為三角形時,自旋波在Nb的頂點處折射,形成散射圖案。

除了利用超導體的溫度來調節自旋波的傳輸外,作者還利用雷射的熱效應來實現對自旋波的區域性控制。 他們使用聚焦的雷射束照亮YIG表面上的乙個點,導致該點的溫度公升高,從而改變該點的磁場和自旋波的頻率。 通過這種方式,雷射充當可移動的磁障,可以對自旋波產生折射或反射作用。 他們發現,當雷射的功率足夠大時,自旋波在雷射的邊緣被充分反射,形成自旋波的波導管。 當雷射的功率較小時,自旋波會在雷射的邊緣部分折射,形成自旋波的透鏡。

相關問題答案

    韓方認定LK 99在室溫下不是超導體,論文作者反應不一

    月日,南韓超導和低溫學會驗證委員會發表宣告稱,在綜合考慮原始資料和國內外繁殖實驗結果後,確定絕對沒有證據證明LK 在室溫常壓下是超導體 韓聯社日 本週三 報道。自月日南韓公布室溫超導以來,已經過去了近四個月。從剛登場時全球矚目的吃瓜狂歡節,到故事不斷曝出 內訌 的南韓科研團隊,從無數專業和非政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