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至9月印度GDP同比增長7%6%,超出市場預期,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儘管如此,日本**對印度的GDP高增長表示懷疑,並指出了一些疑慮。 然而,這些質疑是不專業的、沒有說服力的、不科學的。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認為,印度經濟的高增長主要依靠大企業帶來的就業和增長,導致經濟動能和資源高度集中在少數大城市。 他們認為,這已經使這些大城市的基礎設施不堪重負,並提高了公用事業的成本,這對可持續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此外,印度農村和中小城市缺乏發展資源,腐敗現象嚴重,限制了這些地區的創業和就業機會。
然而,對於發展中經濟體來說,資源分配不均是正常的。 農村和中小城市往往缺乏大城市的發展動力,這是乙個普遍現象。 一些地區和行業的帶動發展可以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這並不意味著經濟是假的。 因此,日本的質疑並不令人信服。
日本**還質疑印度的就業不足人口,特別是女性就業率低。 他們認為,印度的經濟增長主要集中在雇用少數人的小型家族企業中。 此外,個人所得稅、商品和服務稅、燃油稅的增加給就業人口和家庭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導致消費潛力持續不足。
然而,日本本身在女性就業方面也有自己的問題。 在日本社會,女性的就業率很低,大約40%的家庭主婦沒有就業。 這與印度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觀念有關。 在封建社會中,男性在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女性面臨各種限制,只能安心做家庭主婦。 然而,這並不能否定印度經濟的高增長。 因此,在這一點上,對日本**的質疑也是不合邏輯的。
日本**也對印度的GDP計算方法提出了質疑。 根據公開資料,印度根據兩種不同的統計規則發布GDP資料。 一是增長76%的統計標準,另乙個是使用舊的統計規則計算的國家增加值,即基於生產的GDP。 使用舊的統計規則,印度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變為74%。在新舊統計規則下,印度經濟增長的資料大不相同。
此外,印度還對農業的統計方法進行了修改。 舊的統計方法以最終產量為基礎,而現在採用“消費法”,它更全面地涵蓋了生產過程中的投入。 這一變化導致印度的GDP資料從2024年到2024年增長了6%。 對於一些行業,如養雞業和水稻種植業,新的統計規則也使飼料和勞動力投入成為GDP的一部分。
然而,日本** 沒有提到統計方法的這些變化的影響。 他們只關注印度GDP的不確定性,沒有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對於印度GDP的高增長,日本**不夠專業和科學。 經濟發展不平衡、就業人數和GDP統計方法存在的問題,都不足以否定印度經濟的高增長。 質疑印度GDP的合理方式應該是從更科學、更深入的角度進行分析,而不是片面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