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通過決議,將中國列為“不友好國家”。
小國往往處於卑微的地位,認為維持其生存和繁榮的基石至關重要。 一些國家為了生存,甚至把大事學說作為國策。 但在波羅的海地區,有乙個國家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立陶宛。
立陶宛一度被視為美國反華立場的先鋒,但一段時間後就被美國遺忘了。 近日,立陶宛外長宣布,中國已解除對它的限制,這似乎標誌著立陶宛發生了變化。 但令人困惑的是,不久之後,立陶宛再次將中國列入黑名單。 立陶宛既善意又示威的態度的意圖是什麼?在此背景下,我國是否應該取消對立陶宛的第一次限制,就成為乙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01 中國被列入黑名單的小國的淪陷,或許一開始是混亂的開始,而混亂或許是大國崛起的一步。
最近,立陶宛作為乙個歐洲小國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接受採訪時,該國州長聲稱中國已經取消了對立陶宛的限制,並暗示兩國正在逐步就某些分歧達成共識。
這是立陶宛近期為數不多的聲音之一。 在中美對抗中,立陶宛一直以其在歐洲的先鋒角色而聞名。 為了獲得美國的支援,甚至與中國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競爭。
立陶宛此前曾試圖干預中國事務,並表示支援某些立場。 但小國不在量入為出的範圍內,這可能是災難的預兆。
在對立陶宛的行動作出反應時,我們當然必須採取相應的行動。 因此,立陶宛受到了**限制和外交等級的降級,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然而,幾年後,立陶宛又活了過來。 但這一次,他們不是試圖對抗中國。 或許是因為最近中美之間的會晤,立陶宛似乎失去了中堅力量。
過去,美國是靠山,只要強硬,美國就欣然接受。 但美國今天需要的是溫和,這意味著立陶宛被拋棄了。
結果,我們看到立陶宛總督突然說中國已經取消了限制。 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我國對此作出回應,強調一切都要按規則辦,立陶宛也應該重回正軌。
換句話說,和解是可能的,但過去的行為不能被忽視。 犯錯就是要處理,再改正,這是合作的基礎。
中方的回應相當客觀:只要糾正錯誤,對話就可以繼續,是否有可能逐步解凍?相關資料顯示,今年以來中立態度明顯反彈,立陶宛在釋放善意的同時,再次將中國列入黑名單,此舉令人費解。
在渴望與中國合作獲利的同時,它也將中國視為潛在威脅。 這種行為的意圖是什麼?過去,許多國家選擇在經濟上與中國合作,同時在安全上依賴美國。
看來立陶宛不僅想吃中國經濟的一塊蛋糕,還想在安全方面加以限制,實在是太過分了。 就算是現在的美國也不敢這麼炫耀,更何況是小小的立陶宛?
此時,將中國列入所謂黑名單,表面上是為了給中國製造麻煩,但實際上卻是歐盟的障礙。
對於乙個小國來說,最可悲的不是成為棋子,而是被拋棄。 立陶宛此時再次成為列強的棋子,卻成為歐盟的絆腳石。
在考慮立陶宛時,人們常說這個國家太小了,最輕微的疏忽都可能牽連到立陶宛。 因此,他們似乎拼命地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來賭未來。 立陶宛上一次對我們國家大做文章,可能是一種阻撓,但這次他們的突然宣告更有可能向歐盟發出警告訊號。
我們都知道,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與歐盟舉行一系列會談,預計會涉及經濟等多個領域。 甚至那些曾經反對中國的人現在也在改變立場,這顯示出一種趨勢。
中歐合作本應符合中歐雙方的利益,但美國可能不歡迎。 因為如果中國和歐盟合作,美國就有可能成為乙個邊緣化的國家。 事實上,只有在歐亞大陸陷入混亂時,美國才能獲得更多利益。
因此,立陶宛這次的急轉彎並不難理解。 特別是2024年,美國**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但令人遺憾的是,中國與東南亞的10+3已經實現,而中歐之間的中歐投資協定卻突然中止。 其中,立陶宛等國貢獻不大。 這是因為,根據歐盟規定,中歐投資協定要生效,必須得到所有成員國的一致同意。 雖然法國和德國等大國表示同意,但立陶宛等歐盟小國否決了該協議。
這其中也有美國的影響。 現在,中歐關係再度公升溫,也帶來了共同發展的機遇。 也許中歐投資協定可以重新推進。
然而,立陶宛再次挺身而出。 正如中國、日本和南韓的接近可能會引發日本和南韓之間的摩擦一樣,隨著中國和歐洲的走近,立陶宛也可能成為關注的焦點。
總的來說,立陶宛需要了解其地理位置及其在歐洲和美洲的地位。 畢竟,美國比立陶宛的距離更遠。
同時,立陶宛必須意識到,中國此前的讓步並不是連續的。 突然放棄只會抹殺雙方以前的努力,未來再次尋求合作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 機會並不總是存在的,立陶宛應該認真考慮這一點。
您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