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習的“好王碑”的幾點看法。
易耿安(北京)。
2024年9月8日,《朱子評》第14版出版的《書法日報》第35期,何昌貴先生對《立書本帖中堂》的評論中肯。 在這裡,我也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幾點:第一,《好王碑》是一種從官文過渡到正文的書籍風格,所以如果初學者能夠學習習官文或正文,並有一定的經驗,他們就會再次習這座紀念碑,並從中汲取更多更好的營養。 二是這塊碑的書法比較簡單,主要是中間用筆,沒有側面,像個小印章。 與成熟的韓立相比,線條以圓筆少方筆為主;筆畫基本圓潤圓潤,沒有像《石門頌》中橫畫、撇號畫、擠畫那樣的象徵性波浪,每一筆幾乎都是一條直線,所以在習的時候要靈活處理其筆法。 三是這塊石碑在結體上有著獨特的古笨拙味,字形方正,外緊內鬆,一幅畫一筆要長而長,短則短,有些字的長畫也是要縮短的, 大多數詞語並沒有特別強調拉長的所謂“主筆”。組合字各部之間的比例大致平衡,但有些部有特殊處理,如:所有箱形的“口”、“天”、“場”等都寫得很大,在乙個字裡非常突出;再比如“走”(辶、廴)、“三點水”(氵)、“立刀”(刂)等,寫得比較簡單省。 此外,這塊石碑的間距略大於線距,間距與線距的比例不能像漢代那樣明顯。 字的大小一般是根據乙個字本身的筆畫數來決定的,筆畫多的字寫得大,反之則寫得小;也有刻字某一部分寫得很大的情況,要在統一中求統一,不要刻意追求統一。 有必要仔細觀察這些筆畫的特點,追求它們獨特的笨拙味道。 第四,由於這塊石碑較舊,石碑上的字跡已經磨損,初學者不能照著寫,抄寫前要多注意觀察,否則會出錯。 第五,在創作上,因為主要內容的字型是靜態的,所以最好用優雅的小線冊來呈現靜謐中流動的美感。 如果水墨顏色能有一定程度的改變,整幅作品就能展現出更獨特的魅力和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