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21世紀組織最寶貴的資產是知識工作者及其在組織內的生產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已經走過了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面對這一大趨勢,作為個人和組織,我們能或應該做些什麼?
百度,什麼是知識管理?在組織內構建定量和定性的知識管理系統,使組織中的資訊和知識通過獲取、創造、共享、整合、記錄、獲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反饋到知識體系中,形成個人和組織知識不間斷積累的迴圈,成為組織的智慧, 並成為企業組織中管理和應用的智力資本,有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從知識管理的定義和上圖可以看出,整個過程的乙個重要基礎部分是知識積累。 這是所有過程的開始。 從知識創新與知識積累的關係來看,知識積累既是知識創新的源頭,也是知識創新的歸屬地。 沒有廣泛而深入的積累,知識管理只會淪為空談。 牛頓說:我之所以能看得這麼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誰負責組織中知識的積累?我認為這應該是組織中所有人的參與。 每個人都應該有積累意識,而不僅僅是知識的使用者。 知識積累具有乘數效應,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習會吸收更多的知識,知識積累的雪球會滾得越來越大,知識量和知識價值會成倍增加。 沒有堆積的台階,沒有千里;不積小溪,就不能成江海。
我們來看看什麼是企業的知識?ISO 9001:2015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第 7 條1.6 “組織知識”的定義和描述如下:組織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具體知識,是用於實現組織目標的共享資訊。
組織的知識是什麼?同樣,為了解釋ISO 9001中的描述,它分為以下幾類:
說到知識積累,最常見的答案是沒有時間。 從以上知識來看,我們平時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知識的積累中,區別只在於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積累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工作中遇到的事情系統地整理和總結,並加入自己的想法。
技術在不斷進步,如果你不學習和習,你無疑會被時代淘汰!
最後,我推薦兩種我個人欣賞的工作模式:
首先是3M一直倡導的“15%規則”,該規則允許每個技術人員在工作時間內有15%的空閒時間從事個人感興趣的研究,無論該計畫是否直接使公司受益。
第二種是事後審查(AFTER Action Review),美國陸軍將其定義為對事件的專業討論,該討論側重於績效標準,讓參與者自己發現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以及如何保持優勢和改善劣勢。 aar的形式可以是非常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但盡量保持行動和習之間的週期時間盡可能短。
套用一句廣告語作為結束語:如果我們不能生產知識,那麼我們必須成為知識的良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