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星期五 多雲
2024年5月,作為湖南郴州醫療救護隊第十批隊員,我滿懷熱情地踏上了援疆之路。 我是湘南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的第三批醫生,協助新疆拓薔縣人民醫院,如何讓沱荔縣腦卒中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如何進一步發展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建設,是我一路走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進入新疆後,經過短暫的調整,我迅速加入曾偉軍,在病房檢查病人病情,進入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進入新疆以來,了解到託薔縣是腦血管病高發地區,縣人民醫院在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首批兩批專家指導下開展了靜脈溶栓綠色通道治療,並成立了獨立的神經內科, 自2024年1月至5月以來,已有28例患者接受了靜脈溶栓治療。在時間窗內對許多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有效**,但在腦卒中病歷的撰寫和環節的質量控制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此期間,我組織了多次科室人員培訓,制定了綠色通道獎懲制度,提高了腦卒中患者病歷書寫質量,優化了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流程。 有些患者在時間窗內不適合用阿替普酶**進行靜脈溶栓,對這些患者進行進一步的血管內介入**也是我的一項重要工作。
新疆神經內科專家曾偉軍主持了腦卒中例會,制定了腦卒中中心獎懲制度。
2024年10月12日,一名72歲的維吾爾族阿姨因左肢癱瘓2小時入院。 患者在床上無法移動左肢,昏昏欲睡。 雖然發病時間在靜脈溶栓的時間窗內,但患者有顱內出血病史,結合臨床症狀和相關神經系統評估不能排除大血管疾病。 我積極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決定接受血管內介入治療**。 全腦血管造影很快完成,造影結果顯示患者主血管無明顯充盈缺損,認為負責血管為右大腦中動脈閉塞,有偏癱症狀。 根據患者血管造影,我帶領託珣縣人民醫院介入團隊為患者行腦動脈溶栓術。 患者術後左肢功能較術前明顯改善,我們的醫護人員為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患者**出院時向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
援疆任重道遠,任重道遠。面對老百姓對高階醫療技術的渴求和醫院人才的緊缺,我感到肩上的責任十分沉重。 新疆幅員遼闊,過去患者靜脈溶栓後症狀無改善,需要轉診至上級醫院進行血管內介入**,車程2小時。 當大腦中的血管被阻塞時,每分鐘就會有 190 萬個腦細胞死亡。 對於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節省的每一分鐘血容量再通都將成為患者預後的保證。 如果我們能得到這“**2小時”,直接在當地進行血管內介入**,可以大大降低急性嚴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殘疾和死亡率。 我很想突破這個技術瓶頸,讓這些患者在家門口得到及時的**。 為此,我積極帶領當地醫務工作者開展習相關培訓,共同打造了一支堅實而強大的診療干預隊伍。
曾偉軍在病房檢查病人的病情。
2024年12月2日,隨著救護車的聲音逼近,一名83歲的患者患上失語症,並伴有右肢運動障礙1入院5 h後,患者出現嗜睡、運動性失語症、右肢無法活動,並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病史。 經評估及相關檢查改善,患者經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後症狀無明顯改善,經與患者家屬溝通後,同意進一步血管內介入**,急診血管造影後確認患者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並行顱內動脈血栓切除術。 我毫無保留地將所學知識傳授給託薰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介入團隊,並帶領他們為患者進行顱內動脈支架血栓切除術。 手術後,患者的血流立即被重新通出,他終於脫離了危險。
術前造影劑成像與血栓切除術後對比。
術前頭顱 CT 與術後第二天隨訪顱腦 CT 的比較
該手術是拓尋縣人民醫院成立以來首例成功經皮顱內動脈支架取栓術,標誌著在神經介入領域邁出了新的一步,也開啟了拓尋縣醫院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新篇章。
在新疆的半年時間裡,我深深感受到援疆進一步豐富了我對家庭和國家的感情,提高了我的政治地位。 雖然我離家鄉3000公里,缺席了孩子的成長,虧欠了父母,但每當看到各族兄弟姐妹真誠的笑容和溫暖的擁抱時,我的心裡更是感動和傳教。
任重道遠,肩上還有重擔。 我將繼續發揚援疆幹部人才的優良作風,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滿足邊疆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讓湘南仁愛在拓尋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