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中國大地上都會有數十億人的大遷徙。 他們的目的地是如此一致——家。 因為家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意義重大。
家是生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息的港灣,是個人情感的支撐。
在崇尚人文精神和世俗生活的中國文化中,家作為吃飯和日常生活的場所,是親情和血脈的紐帶,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幾千年來,以家庭關係為基礎產生的倫理規範,成為中國治國的“典範”。
可以說,家庭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基因”。 我了解家庭文化,也了解中國人。
家裡的“烟花味”
中國文化是以世俗為導向的。
世俗取向有兩個本質:一是對個人慾望的肯定和滿足;第二,把平安幸福的生活作為人生的目標。
在中國文化的世俗取向中,家庭作為吃飯、生活和繁榮的地方具有很高的地位。
自古以來,溫飽過得的家庭生活和睦,一直是高官貴族和小販、棋子追求的目標。
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康社會”
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對“小康社會”的憧憬是一幅溫馨的家庭生活圖景:一家八口,五畝房子的院子,院子周圍種著桑樹,百畝田地,50歲能穿絲綢,70歲能吃肉,全家吃飽穿足, 而且有時間工作。
20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
與孟子設想的“小康社會”相比,今天“小康社會”的標準提高了不少,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對和諧幸福家庭生活的追求從未改變。
中國人不熱衷於超越世俗目標的來世、永生和天堂,而是尋求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享受幸福”。
在大多數中國人眼中,居家生活就是生活的全部內容,生活的價值和意義也體現在生活和生活上。
每年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上大大的祝福這意味著門充滿了祝福。
林玉堂說,人生的幸福無非就是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己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傾聽愛人的情話;第四,和孩子一起玩遊戲。
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對幸福的追求和普通的家庭生活。
古代婦女在家中使女性變紅。
家庭生活是真實的,每一天都離不開“柴、公尺、油、鹽、醬、醋、茶”。
當家庭在華人世界被賦予非常高的地位時,家庭生活中的“煙火氣息”也滲透到社會的每乙個毛孔。
有乙個小故事,行者問老和尚:“在你獲得道之前,你做了什麼?”
老和尚說:“砍柴挑水做飯。 ”
修行者問道:“證悟之後呢?”
老和尚說:“砍柴挑水做飯。 ”
修行者接著問道:“證悟是什麼意思?”
老和尚回答說:“在得道之前,我在砍柴時想著挑水,在挑水時想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就是砍柴,挑水就是挑水,做飯就是做飯。 ”
砍柴、挑水、做飯,看似平常的家務活,卻蘊含著大道世界上不吃煙花爆竹的宗教,也深受中國文化中“烟花氣味”的影響。
說到中國文化的“煙火氣味”,就不得不提中國飲食文化。
食物在中國人的家庭生活中地位特別高,所謂老百姓以食為天。
在《紅樓夢》中,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專門用於描述美食,各種家庭宴會、夜宴、節日宴會串聯著《紅樓夢》的開頭和結尾。
《紅樓夢》之所以讓美食成為一種文化,是因為美食將美食與家庭生活聯絡在一起,通過色彩和香氣的滲透,將家庭的味道內化到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套用“舌頭和身體”這句話:在同乙個屋簷下,他們生活、做飯,用食物來團聚和安慰家人。
普通鍋碗瓢盆,它充滿了中國式的生活,也體現了中國式的道德。
人們成長,彼此相愛,分開,團聚。 家與每個中國人心中最敏感、最柔軟的地方有著最親密的聯絡它承載著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Slim 和 Qi 家族
生活和家庭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修身養性、齊家是中國人特有的脾氣和生活方式。
大學說:“那些想在世界上清白有德行的人,將首先統治自己的國家;那些想要統治自己國家的人必須首先召集他們的家人;想要聚家歡的人,首先要修煉自己的身體。 ”
修身養性是中國人獨特的自我完善和修養方式。
中國文化中的修身不像《懺悔錄》那樣沉重,而是像中國山水畫一樣充滿內省,寧靜祥和。
山水畫散發著自由與寧靜。
從現代學科的角度來看,自我修養不僅是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也是培養情商和逆向智慧型的過程。
大學”。知、知、義、誠八個字總結了修身養性的方法和步驟。
乙個人通過對物、知、義、誠的學習,反思自己內心的思想和行為,在言行中內化仁、義、禮、智、信、溫、禮、節儉,從而做到洞察世界,踐行人情。
修身養性是齊家的前提。 乙個人只有以身作則,才能讓家裡其他人為自己著想。
如果你不遵守道德規範,其他家庭成員就不會這樣做。
如果父親不能愛,兒子就不能孝順;如果哥哥不能友善,弟弟也不一定會尊重哥哥;如果丈夫不能行義,他的妻子就不會順服。
所謂“父親不仁子不孝順,兄弟不友,兄弟不孝,夫不孝,妻不聽話”。 我們常說,“你不仁慈,怪我冤枉”,這正是我們所說的。
修身養性就是讓乙個人在家庭中扮演各種角色,讓家庭和睦團結。
朱子之格言
而家庭,尤其是中國家庭,是深情的,而不是通情達理的。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處理個人喜好和情緒,很難管理好家庭和氏族。
古人非常重視家庭關係中情緒的管理。
《論語》說,孩子如果發現父母的過錯,就要溫柔地勸說,不聽話,還是要尊重,不要生氣。
當父母發現孩子錯了,也應該在不同的場合批評他們。
提出“七不責”:對公不負責、對遺憾不負責、對暮光不責、對吃飯不負責、不對慶典負責、對悲傷不負責、對疾病不負責。
在古人看來,不管是孩子勸父母,還是父母批評孩子照顧好彼此的情緒,讓它們平靜下來。
說:“喜、怒、悲、喜還沒有發生,據說在中間,都在節日中間,據說是......”中和,天上占上風,萬物得到滋養。 ”
也就是說,如果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就會達到一種“中和”的狀態。 從中可以看出修身養性和家庭團結的重要性。
傳家寶
在家庭文化中,家庭和氏族是社會的基本單位。
個人成就與價值,這一切都是通過家庭和氏族的貢獻來衡量和反映的。
古人的家庭生活。
每個成員都對家庭的發展和延續負有責任,而這種責任中最基本的就是傳承。
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家庭或氏族的生命可以通過繁殖來延續。
俗話說:“子生孫,孫生子。兒子有兒子,兒子有孫子;不乏子孫後代。 ”
在家族文化的價值譜系中,繁衍不僅是個人的需要,更是對家庭和宗族的責任。 多生兒育女,多福福,富民多生,是普通人最大的追求和願望。
西方學者馬克斯·韋伯認為,衡量乙個人的成就主要有三個指標:權力、金錢和聲望。
在中國,除了權力、金錢和聲望之外,還衡量乙個人的成就也是為了子孫後代。
如果乙個人有成就有名,但是沒有後繼者,那麼他在中國文化中就不是很成功,所謂“家家興旺,看未來生活”。
比較中國和西方在衡量個人成就方面的差異,我們發現家庭文化對中國的社會價值觀有著巨大的影響。
古人主張多生兒女,多加福。
對於家庭和家庭延續來說,繼承只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質的傳承和良好的家庭作風,才是“薪火相傳”的真諦。
古人曰:“道德傳家寶,十餘代;培養和閱讀傳家寶是第二位的;詩歌和傳家寶排在第二位;豐富的傳家寶,但三代人。 ”
也就是說,從家庭和氏族的延續的角度來看道德可以傳十代以上,其次是修養、讀書和詩歌,而財富只能傳三代。
正是為了子孫後代的福氣和家族傳承,傳統社會的人們才更加重視子孫後代的道德教育。
無論是《閻家訓》、《朱習家訓》,還是《曾國藩家書》,都注重後人品格的培養和錘煉。
朱習的家訓說:“世上沒有私心,治家無私法。 不害人利己,不嫉妒有德之人。 ”
曾國藩的《家書》說:“凡人希望子孫都當大官,不想當大官,但要做博覽群書、通情達理的君子。 勤儉節約,習慣了艱苦奮鬥,才能快樂,這位先生也是。 ”
從家庭和家庭的長遠發展和傳承的角度來看,古人講道德、重財的觀念也可以理解。
古人在新年期間為子孫後代祈禱。
家庭和家庭延續的觀念對中國人的倫理和信仰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為子孫後代積累財富比積累祝福更好。
周怡道:“善屋,必有餘暉;如果你不積累善良,就會有後果。 ”
也就是說,行善積德,饒益後人,失良良心,禍患於子孫。
這個樸素的道德觀念對普通人有很大的約束力,他們中的許多人多做善事,少做壞事,很大程度上是出於為子孫後代積累福氣的考慮。
《力凡四教》等古籍,記載了許多好運和惡事,福後人的故事。
就連明代太祖朱元璋也寫了《世德碑》,說朱氏政權的獲得是祖父“功德積攢、天地賞賜、毛餘波”的結果。他還告誡後人要體諒祖先的心,遵循美德和仁慈。
在中國文化的經典作品中,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並且中國的家庭文化有一種“天下興衰,夫有責”的家國情懷。
雖然用齊家的策略治國不妥,但將家族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家國情懷,依然激勵著每乙個同胞。
祖國和國家共同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榮譽和夢想。
正如顧賢成的名言:“風雨之聲、讀書之聲、耳之聲;家庭事務,國家事務,世界事務,一切都與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