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初以來,我國氣溫猶如過山車,經歷了從持續變暖到急劇降溫的波動。 同時,降水量高於同期。 然而,這與之前世界上最熱的一年相矛盾,為什麼寒潮這麼冷?
事實上,全球變暖導致北極變暖,進而削弱了西風急流和極地渦旋,使冷空氣更容易南移,導致寒潮等寒冷事件頻發。 雖然今年秋天的全國平均氣溫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但寒潮天氣不是通過單一的天氣事件來判斷的,而是通過比較整個時期的平均氣溫來判斷的。 因此,雖然我們在前期經歷了持續的溫暖,但整體的寒潮天氣仍然很冷。
根據美國國家氣候中心的資料,今年12月上半月明顯變暖,但隨後明顯降溫。 此外,北部地區大部分地區的降水量也明顯增加。 在整個時間段內,全國平均氣溫為-13、0.比上年同期高9℃。大部分地區的氣溫主要偏高。
在寒潮天氣的影響下,全國出現了大規模降溫現象。 據統計,至少有95個國家的降溫範圍在20個以上,其中降溫範圍超過14個的地區約為162個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622%。受此次寒潮影響,華北東南部、華東大部分地區、華北、華中地區累計降水量普遍超過10公釐,部分地區甚至超過25公釐甚至50公釐。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資料,東亞冬季風的強度在冬季後期(2024年1月至2月)普遍較弱。 雖然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北部、全國大部分地區、青海南部氣溫可能較低,大部分地區氣溫接近正常水平,但冷暖波動較為明顯,可能再次經歷氣溫“過山車”。
降水量方面,我國中部和東部地區降水量較多,冬季後期較多,而全國其他地區降水量接近正常或較少。 此外,冷空氣活動將更加活躍,北方地區可能再次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和大雪過程,而長江南部和西南地區東部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雨雪和凍凍天氣。 在冷空氣間歇期,京津冀地區及其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和長三角地區可能出現大氣擴散條件惡化,並可能出現霧霾。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北極地區的變暖導致冰蓋融化和海洋變暖,進而影響大氣環流。 在這種情況下,西風急流和極地渦旋減弱,冷空氣更容易向南移動,導致寒潮等寒冷事件頻繁發生。
雖然全球變暖導致地球整體溫度公升高,但這並不意味著寒冷的天氣會消失。 寒潮仍處於全球變暖的背景下,並且可能會變得更加強烈。 這是因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地區異常變暖,使冷空氣更加活躍,更有可能向南移動。 同時,全球變暖還可能導致氣候異常,影響冷空氣的產生和傳播路徑,使寒潮的出現和發展更加複雜多變。
因此,全球變暖背景下的強寒潮並不意味著對全球變暖的否定,而是在全球變化的背景下,氣候現象更加複雜多變。 它還提醒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全球氣候監測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和應對全球變暖對氣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