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沈偉.
通訊員:劉鵬波.
11月27日,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主辦的馬文秀詩集《老街口》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詩人、評論家從多個角度對詩作了研究和探討。
馬文秀詩集《老街》。
用言語“拯救”乙個百年藏族村落。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詩人紀迪馬嘉認為,馬文秀深入生活,發現美,挖掘美,用文字“拯救”了乙個即將消失的百年藏族村落,值得讚美和鼓勵。 《老街口》的寫作是一部回歸當心、回歸當下的寫作,融合了時代與自我,很好地處理了詩人的歷史責任與寫作背景的關係,值得稱道。
中國詩社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山在致辭中表示,馬文秀的《老街》深入藏族百年村落塔嘎村,以銳利的眼光和細膩的情懷,探尋這個西部傳統村落的原始、神秘和歷史文化內涵。 詩集展現了寫作的歷史、女性、文化視角,是近年來新邊疆詩歌寫作特別是西方長詩的重要成果。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社長楊作坤在致辭中表示,《老街口》用溫暖有力的文字,將讀者帶入美麗的青海,探索塔噶村作為百年藏莊中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村落的自然美學和當代價值,同時讓讀者領略山水的自然美和人文之美。 詩集出版僅乙個月就再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人與詩的對應,人與詩的相互證証,是詩歌的未來“,《詩刊》主編李少軍認為,馬文秀作為女詩人,書寫詩歌史是難得的,體現了她的野心和野心。 《老街口》的文筆頗有創意,讀起來很賞心悅目。 馬文秀用一首長詩寫乙個村莊,通過藝術表現呈現百年藏族村落塔嘎村生動的生活場景,表達她對生活的讚美,從中可以看出她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寬廣的寫作視野。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婭強調,馬文秀具有當代年輕人的感性和獨特號召力,她對詩史的基調很有當代性。 《老街口》中對西部歷史風光的富有想象力的抒情,開啟了當代詩歌的思路,給讀者帶來了不少啟示。 長詩以獨特的敘事基調,將歷史感、民族文化感、信仰神秘感、生活溫度融為一體,聚焦藏族元素、民俗風情、人情和當代生活,鏡頭極具電影感。 馬文秀在長詩的寫作上有很強的結構能力,整首詩108節的設計非常巧妙,也符合傳統藏族村落的民族特色。
向時空致敬,為塔迦村建立傳記
詩人安琪認為,青海是一片神秘的土地,總有一些地方可以“抓住”屬於自己的詩人。 就像德令哈“抓”了海子,哈爾蓋“抓”了西川,百年藏莊塔嘎村“抓”了馬文秀一樣。 “這片土地有自己的意識,知道順著詩人的筆,可以走到千家萬戶。 馬文秀把自己寫進了塔加村。
北京大學博士評論家楊碧薇說,《老街口》是她近年來讀過的最好的長詩之一,尤其是寫西域百年藏村的題材,在今天非常難得,難得。 “這本詩集是西方詩歌和新白塞詩歌寫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也蘊含了女性的感悟、女性的視角,以及年輕一代如何看待這一百年傳統。 馬文秀為寫作提供了很好的視角和思路,很少有其他詩人會朝這個方向去做。
馬文秀將目光投向了藏族百年村寨塔家,歷時兩年,五次走訪,旨在用詩意還原和發現隱藏在形象之下的隱秘部分,探索古村落的深厚圖騰。 《詩刊》中國詩歌網編輯部主任詩人古城表示,詩人切入一首具有獨特詩意精神和意象內涵的長詩的寫作,以史詩般的寫作決心和廣闊的視野,向時空致敬,為塔家村建立了傳記。 詩歌中綿延的情懷、深沉的懷舊、反思的抒情和自然的美感,表達了詩人對乙個民族艱難跋涉的歷史記憶的深刻觀察和回憶。 “老街口”是反映藏族百年古村塔家的詩意遺址,是對藏族精神血脈重要歷史的呈現和打撈,是對遷徙足跡的印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長江詩刊》主編詩人麥豆強調,在個性迫在眉睫的當下,馬文秀的長詩《老街口》不能簡單地看作是對傳統統一的回歸,《老街口》屬於廣義上對“人的精神史”的一次考察和探索, 而這首長詩,不僅考驗著詩人在地理、人文上的積累,也考驗著他作為新時代詩人面對“人類歷史”的求真態度和勇氣。
《老街口》的體量和結構體現了馬文秀強烈的創作爆發力“,牛津大學文學博士王澈志說,他表示,這首長詩想象力豐富,描寫細膩,句子非常優美有層次,詩意不斷深化。 詩人將讀者帶入百年藏族村落,讓人聯想到荷馬史詩,詩中人物和風景的雕塑感很強。
*民族大學文學博士甄潔玉從元詩的意識出發,通俗易懂地分析了《老街口》古村落所蘊含的藏族民俗文化、自然風貌和古物,也指出了詩人內心的巨集大抱負。 他還對整首詩的結構進行了講解,認為詩人以溫潤如玉的口吻寫出了靜謐壯麗的天地之美,長詩具有史詩精神,充滿哲理思考。 從詩學本體論的角度來看,百年藏村的詩歌和詩人將在時間的長河中永垂不朽。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鄭世林認為,馬文秀是一位有使命感的詩人。 “《老街口》文筆厚重而知性,選取的視角非常好,探索的主題貫穿於行走之中,在熟悉與陌生之間找到了詩意的平衡,讓讀者對百年藏村隱藏的事物充滿好奇,順著詩人的筆觸走進遠離喧囂的古村落。 ”
研討會最後,馬文秀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並結合創作“老街口”的經驗,分享了塔嘎村百年藏村的詩意空間和文化底蘊。
*:Jimu News)。
更多精彩資訊請聯絡應用市場**“極目新聞”客戶端,請勿授權**,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