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棺掛葬,這種中國古代奇特的喪葬習俗,猶如一幅歷史畫卷,描繪了古人的信仰和生活。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山水環繞,彷彿在訴說著乙個古老的故事。 棺材,像一艘小船,靜靜地停泊在懸崖上。 它一般長兩到三公尺,寬半公尺多,分為頭、尾、艙三部分。 它被放置在木樁上或天然或人工鑿成的洞穴中。 這些墓地,無一例外都位於臨河的懸崖上,彷彿在向世人展示古人的智慧和勇氣。 對於古人為什麼用船當棺材,為什麼把它們存放在懸崖壁上,研究人員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這是對死者生前生活方式的再現。 在古代東南地區,百越人居住在這裡,他們以捕魚為生,船隻是他們重要的交通工具。 所以,死後,他們的靈魂需要生存,也離不開船,所以船就成了他們的棺材。
其他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為了讓死者的靈魂返回家園。 白月族雖然人數不大,但可能經歷了大遷徙,非常懷念故鄉。 他們認為靈魂在死後應該回到故鄉,只有當靈魂回到故鄉時,死者才能真正安寧。 而靈魂要想回到故鄉,就必須離不開船,才能幫助死者找到靈魂的家。 棺材被放入崖壁上的洞穴中,有學者說這是出於對祖先的崇拜和尊重。 百月人是崇拜祖先和英雄的民族,埋葬在懸棺中的死者一般在部落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聲譽。 將死者埋葬在懸崖之間,不僅可以防止人類和野獸的入侵和毀滅,還可以希望死者的靈魂會祝福和祝福他們。 對於古白越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如何將重達數百斤的棺材放在崖壁上的問題,研究人員通過仔細的研究和調查,認為存在以下幾種可能性: 1速降式:在山頂就地搭建船棺,將死者放入其中,然後從懸崖頂上架起輪子,將船棺掛起來,放在埋葬位置。 2.堆垛吊裝:在崖壁上架設棧道或梯子,借助在懸崖上挖洞,架設木頭,然後將船的棺材放在埋位。 3.公升降式:在懸崖底部或其他地方,借助滑輪裝置,用絞盤或人力將棺材向上吊起,然後在崖壁上有人的配合下將棺材放置到位。
在古代,百越人不斷四處流動,有的還去了台灣和東南亞,將掛葬在船棺中的習俗也帶到了當地,並儲存了下來。 船棺葬作為一種文物,對民族學和考古學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然而,由於史料記載的缺乏,出土的葬品豐富,以及葬品的書面證據匱乏,對船棺懸埋的研究一直存在困難。 以上幾種關於吊葬棺材的理論是否成立,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三分鐘談文化